


温州实现土地契税等数证同办 时间压至1小时
“同志,契税完税手续已经办好,请在右边窗口领取房产证、土地证。”在浙江省温州市房屋登记中心,市民张先生在税务人员小赵的引领下,顺利办理了房产、土地、契税多个证件,整个过程花了不到1个小时。
张先生说:“以前办理房产过户,要跑地税局、土地局等好几个部门,一套流程下来得两个月左右。这次买房我做好了来回跑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这么快就办理了相关手续,‘多证联办’确实很方便!”
张先生所说的“多证联办”,是温州市房地产税收交易一体化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就是将产权登记、土地登记、契税缴纳所需的要件合并精简,“一站受理,并列审批,同步领证”,通过对住建、国土、地税等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的审批流程再造优化,提高服务效能。实施“多证联办”后,温州市商品房、二手房交易办证时间,由原来的20多天直接压缩到现在的个把小时和3天。
据了解,在实施房地产税收交易一体化改革之前,温州市区房地产交易中,卖方涉及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由各区地税分局(房产交易)和市地税局直属一分局(纯土地交易)负责征收,而买方涉及的契税等税种由市契耕两税征收服务中心负责统一征收。这种征收方式不仅不方便纳税人缴税,还给全市开展房地产“多证联办”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温州市地税局加快推进房地产税收交易环节的一体化改革,打通“多证联办”最重要的一道关口。
该局将房地产税收交易一体化管理改革列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多证联办”工作。该局下发《温州市区房地产交易税收一体化管理改革方案》,提出总的工作原则是“多证联办、属地征收、各税统管”,并明确原市契耕两税征收服务中心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职能,按属地原则划分到各区地税分局;各区地税分局房地产税收征收窗口进驻各区房屋登记中心或行政审批中心,房产交易涉税事项纳入“多证联办”窗口统一管理。
“多证联办”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家部门的通力合作。2014年3月起,温州市住建委联合地税、国土部门对窗口布局进行调整,专门辟出窗口为“多证联办”的专门服务区。各单位负责人多次实地考察,一一落实各项软硬件问题。三部门派出熟悉业务的一线骨干合并精简收件资料及相关信息,整合办事流程,并专门设计了办事指南,指导市民按照提示步骤完成房产、土地、契税多证办理。5月中旬,温州市政府通过了《温州市房地产“多证联办”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鹿城区范围内商品房登记自2014年5月19日起实行“多证联办”,二手商品房转让登记和有按揭贷款的商品房登记自2014年7月1日起实行“多证联办”;瓯海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4年6月18日起实行房地产“多证联办”;龙湾区范围内商品房登记自2014年6月18日起先实行房屋所有权证和契证联办。
“房地产一体化改革”时间表确定后,温州市地税局积极与住建、行政审批部门沟通,做好该项工作有关的窗口坐席调整、硬件设施配套服务及软件安装测试等工作,确保了软硬件设施的及时到位。
按浙江省地税局相关公告要求,房地产交易涉及各税种的税收优惠备案、审批全部下放至窗口。温州市各区地税分局向联办窗口充分授权,同时配备了责任心强、业务水平好的人员,确保各涉税事项在规定办理时限内办结。从前期方案制定到正式运行,温州市地税部门边运行边整改,认真协调解决联办业务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建立日常业务交流机制,确保工作流程及业务衔接畅顺。
“多证联办”运行以来,温州市已累计办理房地产交易业务11646件。其中,“一手房”业务4549件,“二手房”业务6502件,土地业务595件,耕地占用税业务61件,涉及税收优惠业务4497件。各区地税分局工作人员对业务做到了全面掌握,相应征收职能圆满顺利交接,房地产交易税收一体化改革已逐步进入常态化管理。
以往在窗口听到的抱怨、牢骚话,现在转变为夸奖、赞美声。这是温州市区“多证联办”窗口工作人员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涉税事项提速增效,温州市地税局还将在市区推行更加便利的涉税事项“同城通办”,新增业务88项,真正打破办税地域限制,实现“大市区、大征管、大服务、大数据”格局。
(中国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