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解读:GDP增速基本符合预期 蓝筹仍有机会
国家统计局今日(1月21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而今日A股沪指也在8只新股上市潮即将来临之际,一度失守2000点大关,截至发稿,最低跌至1996.17点。
多专家在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分析,2013年全年GDP同比增长7.7%符合预期(2013年初GDP增长目标定在7.5%左右),但是从整体数据上来看,未来实体经济去杠杆为最大压力。 不过,对于本次A股盘中跌破2000点,各专家看法不一,部分专家认为,本次GDP数据对于A股来说并不构成利空,但股指重心下移趋势未变,但也有部分专家依旧维持一贯看好态度。 去杠杆仍是最大压力 宽货币大投资难再现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分析,2013年GDP等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其中投资略低,通胀无忧。短期看工业用电、铁路货运等指标已经显示出经济增长疲态,稳增长挑战较大。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与腾讯财经的解读中表示担忧,其认为,从数据上看,地方债正在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而企业债在过去的5年中以每年都保持在50%以上的增速。因此,这种通过负债来实现的经济增速可持续性值得担忧,未来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去杠杆。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则从消费和投资两大方面来解析,其认为从消费来说,尽管政府政策有一些改变,但是消费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长,虽然数据上表现的不是很突出,但是考虑到一些抑制消费的因素,数据本身已经表现较为良好。而从投资回落的态势,也说明政府前期的调整效果在逐步显现,从投资回落和消费实际性的小幅增长,可以说明当前经济已经开始慢慢的从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开始转变。 对于2014年的经济走势,各业内人士纷纷持谨慎态度。管清友认为,2014年政策着力点料放在调结构促改革上,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但是政策出台或有时滞,强调做好突破底线的预案,两会后是政策窗口期,但宽货币大投资难再现。 而李迅雷明确表示,今年年初出现了一些信用违约的事件,因此2014年的经济增速很可能会低于预期。其认为利率的居高不下会导致投资意愿的下降,这就会影响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而最终会影响工业增加值。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要低于去年四季度。 长城证券分析师林毅则称,从目前各类数据的直观表现形式来看,整个实体经济去杠杆还在进行中。2013 年中期以来,市场利率水平逐步上行并滞留高位,央行在此背景下主动实施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而此番7.7%的经济增速,可能会加快实体经济去杠杆的态势。 GDP数据不构成利空 留意风格转换契机 但是对于今日A股失守两千点的原因以及后续走势,各专家看法不一。 联讯证券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曹卫东告诉腾讯财经,2013年全年GDP同比增长7.7%符合预期,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已经对债务危机提高警惕,7.7%的增长率比较适中,对A股并不构成利空。而今日早盘沪指跌破2000点与GDP及新股发行关系不大,比较来看,指数在重大节日前一般表现都是偏弱的,预计本周可能出现短暂的技术反弹,但股指重心下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而林毅认为,在实体经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恐怕不甚乐观。其分析,股票市场目前处于利率市场化、IPO注册制过度、实体经济信用体系的重构过程中,趋势性的体系的重构对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叠加新股密集发行的因素,2014年的上半年,恐怕是会维持阶段性的羸弱格局。 而王剑辉虽然认为市场前期的调整更多的还是由技术层面因素导致,但是其对后市并不悲观。其认为,目前市场调整有IPO新政的因素,不过对于经济本身基本面的预期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所以市场出现小幅的调整并不是对基本面的悲观。 但是其认为,未来市场的表现,应该是在脱离基本面很长时间之后逐步向更贴近基本面的方面靠拢,更多的反应基本面的变化,加上市场现在准备迎接企业年报、季报的发布,风格转换将使蓝筹出现估值修复,从而带来了投资的契机。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一如既往保持“看多”态度,从09年以后跌破2000点的历史来看,指数在2000点之下的时间都会非常短暂,而目前,蓝筹股的估值水平还是偏低,所以情况得到控制的话,市场还是有基础的。其同时对2014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示看好,并指2014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样也会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而这也将成为大盘企稳的支撑之一。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