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存款准备金率或再上调?

        本报讯 (记者 张小乐)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在公开市场再次发行了10亿元1年期央票,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中标利率,都维持低潮,对于收紧市场流动性作用有限。面对即将到期的央票所带来的资金冲击等因素,判断存款准备金率近期再次上调的声音已成为业内的多数派。

    据了解,本周即将公布宏观经济数据,多数机构判断CPI等系列数据将出现回落。不过,宏观数据的向好难掩资金面的充裕。央行昨天发行的10亿元1年期央票,与今年1月份1.1万亿的“天量”信贷规模相比较,被业界称为“地量”,由于一二级市场央票利率倒挂的问题依然难解。发行央票作为央行回笼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很难提起各商业银行的“胃口”,大家不太感兴趣。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央票的到期,银行手中资金将再次“膨胀”。数据显示,公开市场在3月份和4月份将再次迎来货币投放高峰,到期资金量分别为6870亿元和5060亿元。这也意味着,这笔巨额资金将重新回流至商业银行手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去年10月15日对工商银行等6家机构临时性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期限2个月,后来又延续3个月。这也意味着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在3月15日就将到期,银行资金再获补充。

    与此同时,外汇占款的回升也加大了流动性回收压力。我国实行强制结汇制度,企业取得外汇收入之后,必须向人民银行兑换成人民币,而这些人民币大都作为企业存款流向大型商业银行。央行目前尚未公布今年2月份外汇占款数据,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数额为23.08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增加了5016亿元,环比增加24.39%。当月外汇占款数量居于历史高位,与2010年10月创下的30个月新高5190亿元水平十分接近。

    与以往不同的是,1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规模远高于同期外商直接投资与外贸顺差之和,不可解释的外汇则占据较大比例。据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合计为164.78亿美元,以同期汇率折算,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仅能解释约1100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占款,其余部分的外汇占款应为其他原因造成。因此,跨境资金流入应该是引起外汇占款增加的重要原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数额如此之高与外部流动性的流入密切相关。而人民币近期升值预期较强,这对境外资金而言,是一种难挡的诱惑。有机构预测,保守估计3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3000亿元。若综合各种资金流入情况,3月份仍将有近万亿资金注入到银行体系。

    面对流动性压力,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兴业银行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本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大增,最早可能在本周。事实上,“两会”期间动用货币政策也有先例。资料显示,2008年3月18日晚间,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这一天正是当年“两会”闭幕日期。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