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消息,据香港信报报道,2010年12月15日,内地当局正式批准H股公司可以透过认可的核数师,以中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至今推出两年,只有两成合资格公司转制,部分认可核数师仍未能受惠,政策成效成疑。业内人士预期,来年转用内地准则的公司数目不会大增,反对内地当局以行政措施鼓励转制,应该由市场决定。
国家财政部批准的12家认可会计师事务所当中,除了四大在内地的分支机构,其余都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当局的原意是扶持内地会计师事务所走向国际,可惜名单中有三家,还没有H股公司以此担任中国准则的核数师。
中国与国际准则大致趋同
晨鸣纸业(1812)和鞍钢股份(347)分别于去年和今年转制,由中瑞岳华负责。该行香港的审计合伙人廖于勤同意,171家H股当中,只有35家转用中国准则,政策成效不太好,短期内看不出有哪些诱因吸引更多H股公司转制,反映就算扩大认可会计师事务所名单,无助数字上升。
刚卸任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的包凯(Keith Pogson)对于仅少数公司转制不感意外。「我觉得最主要原因是H股公司采取观望态度,看看使用香港或国际准是否更具信誉,倘若它们失去信誉,会否影响日后在资本市场集资能力?从公会的角度,当然希望H股公司继续使用国际准则。」
基本上,中国与国际准则大致趋同,但内地监管机构颁布新措施,往往凌驾会计准则,增加使用中国准则的不确定性,自然令国际投资者却步。
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商务咨询服务副管理合伙人卢华基以中材股份(1893)为例,由于其在中东和南非有不少业务,母公司中材集团担心,倘若转制可能削弱国际投资者的信心,故坚持按兵不动。
他指出,除了工商银行(1398)和中国银行(3988),已宣布转制的多是老牌H股,后者的国际投资者基础较薄弱,对上市公司转制的阻力较小。信永中和的17家H股客户当中,只有四家决定转用内地准则。
天健虽在名单之列,但还未能受惠。该行香港董事冯培漳认为,很多同时在美国上市的H股公司,如果转制,核数师会受到美国会计监管机构PCAOB更多要求,加上近日内地企业核数底稿能否给予境外监管机构作为调查之用等事宜,或多或少削弱公司转制的意欲。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