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国地税交接顺畅企业感受冷暖不一
“营改增”试点一月,江苏众多企业感受到了税务负担减轻,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业企业感受到了“营改增”对产业环境的推动作用,不过也有软件业等个别行业税负却是略有增加。
镇江兴港国际物流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综合物流企业,服务网点遍及全国。物流业正是此次江苏“营改增”主要试点行业之一。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张镇柱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他们的总体税负水平略有降低。他说,以前在地税局开营业税发票,税率约6.3%,现在在国税开增值税发票,税率是11%,税率水平上升;不过现在所购买的汽车、轮胎等材料发票都可以抵扣销项税,总的算下来税负水平比以前略低。
张镇柱还观察到,“营改增”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物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作用。“我们这些比较大的企业被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可以直接开增值税发票给客户,客户可以抵扣,很多大企业都需要。一些小企业、个体户营业规模小,划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发票只能找税务局代开,有些麻烦,税务局对他们的审查也很严格,所以往往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这样就逐渐失去客户。行业会形成优胜劣汰,大企业兼并小企业、产业逐步优化。”他说。
不过小企业同样享受到了“营改增”带来的好处。泰州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新政策实施后,明显感觉到税负减轻。“我们企业规模比较小,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原来在地税交5%的税,现在转到国税,交3%,虽然只有两个点,但从比例上来说降幅高达40%,服务行业小企业居多,因此减税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他说。
也有企业感觉税负增加了。南京一家年销售额3000万左右的软件企业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软件企业主要成本是人员工资,只有很少一部分——例如采购服务器——可以抵扣,因此政策效应很小。此前综合税率约5.6%,改革后变成6%,税负还更重了一些。
江苏“营改增”试点行业范围具体为“1+6”:“1”即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6”即现代服务业的6个行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税率方面,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服务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适用6%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增值税征收率为3%。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省“营改增”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晓平此前介绍,从模拟测算结果来看,超过九成的试点企业改革后税负会降低,每年减少全省财力近100亿。
试点一月,政府工作层面顺畅有序。江苏省注册税务师协会常务理事、苏州兴瑞税务师事务所所长严康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客户反馈看,国地税衔接工作很顺畅,服务也非常全面,对比较大的企业,税务部门设有专人服务。
此前,江苏省已经为“营改增”做了充足准备。截至9月24日,江苏省国税局已完成试点纳税人接受确认等“营改增”七大重点工作,经过逐户调查核实,共有10.4万户纳税人确认进入“营改增”试点。试点正式启动前,江苏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制定了税收征管衔接工作意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培霖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