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地方增收花样百出 过头税再抬头

 

 

  企业利润大幅下降期,应缴税金总额依然在增长,“过头税”成为祸首之一。

  继6月江苏调研、7月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之后,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坚决不收“过头税”和防止虚增非税收入。国税总局局长肖捷也在6月山西调研、7月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上作此表态。

  财税部门三令五申下,反映的恰是此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浙江温州等地的企业向记者反映,预支税款、补交历史欠税一直是惯例。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表示,这必须从财政预算约束、地方财权与事权匹配以及税收体系完善入手进行改革。

  7月浙江省人大财经委的调研报告指出,上半年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43%出现减产停产,而前5个月这些企业在利润下降19%的情况下,应缴税金总额仍增长1.9%。“不能否认收过头税的可能性。”一位改革观察者指出,过去的经验显示,每逢经济下滑,税费的催缴越是抓得紧,或预支税收,或补交过去,或提高额度。

  “过头税”再抬头的原因,根本上是财税体系本身的不合理性。根据官方数据,温州市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6.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税收收入148.1亿元,同比减少0.1%,非税收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0.7%。

  一方面,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明显。据税务系统人士9月1日告诉记者,一般每月中下旬津贴会打到工资卡上,但8月份津贴至今未发,而其基本工资仅津贴一半,“都不够吃饭了。”另一方面,非税收收入增长加快,行政执法部门的处罚收费力度开始加强。今年以来,温州当地市民明显感觉汽车交通罚款多得“离谱”,“停在规定范围内的车子,哪怕轮子擦着边伸出一点点就被罚了几百块。”

  尽管此前国家也提出结构性减税,“主要针对的还是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的企业只占少数。”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徐剑锋说。且在目前,财政收入是硬指标,减税是软指标,达到一定指标有税收返还,没达到就要扣钱,因此地方政府都对指标的完成忧心忡忡。

  前述温州税务系统人士告诉记者,在前一年财税两个系统开动员大会时,地方已经定好税收指标,在省级指标的基础上层层加码,今年普遍感觉压力过大,他甚至动了离开公务员岗位的念头。而分类减税政策,比如新兴产业给予税收优惠,传统产业不变甚至加重税收引导其转型,在徐剑锋看来,是种政策歧视,结果只是让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更大。在他看来,解决办法唯有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并改革财税体系。

来源:云南信息报  作者:姚建莉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