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货币财税政策或持续给力“稳增长”

         中国经济棋至中盘,随着上半年经济增长逐步放缓趋稳,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也引发关注。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这其中传递出什么信号了?货币和财税两大宏调手段,下半年的着力点又会是哪些方面了?

  货币微调力度或加大

  “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这样的表述此前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曾经出现过,但在政治局会议上尚属首次。中央首次提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这在当前“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无疑具有明显的信号意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表述,意味着政策微调力度或将继续加大。

  根据最新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我国经济出现了连续六个季度增速下滑的现象。尽管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宏观政策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应对。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中央提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就是要进一步加大输血力度,加快血脉运行速度,实现稳增长的目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事实上,针对企业投资增速下滑现象,今年以来,央行加大了货币政策的微调力度,先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并于公开市场连续六周启动逆回购操作,通过向银行提供充裕流动性、降低市场利率,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拉动投资的目的。

  “因为目前"稳增长"已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那么面对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下一步央行还会继续通过政策的适度逆向调节,来对冲不利的外部冲击。”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下一步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会有所加大。

  目前,货币政策稳中趋松的态势正在形成。中金公司的一份报告认为,当前社会总需求尚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外需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低迷,并且总需求疲弱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与此同时,通胀压力的消退也为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提供了空间。因此下一步不排除央行继续出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政策,以引导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

  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也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结构性减税需持续给力

  “结构性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更有必要实施更加有力的减税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张斌表示。

  盘点已经施行的减税措施,幅度较大的有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根据财政部数据,全国92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占全部个体工商户的比例达63%以上。另外受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改革影响,上半年个人所得税3272亿元,同比减少283亿元,下降8%。

  其余还有如,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缴纳试点范围,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免征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印花税、符合条件家政企业免征营业税、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等。

  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相关企业减轻了负担。那么,下一步减税政策如何继续加大力度,从而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

  专家指出,从下半年来看,关键是贯彻落实好已经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比如针对中小企业、针对进口环节的,尤其是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进一步深化,减税的效果会进一步显现。

  “营改增”是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根据测算,“营改增”如全面铺开,年税收收入预计净减少1000亿元以上。“营改增”可以理顺增值税链条,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降低税负,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调整。

  7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8月1日起至年底,将“营改增”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0个省市。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到“营改增”明年会在今年多地试点的基础上选择部分行业试点。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这是为今后“营改增”全面推开打下基础,也表明“营改增”推进速度将大幅加快。

  “营改增”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杠杆带动作用显著。根据测算,“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将带动GDP增长0.5%左右,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将分别提高0.3%和0.2%,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比降低0.4%。

  普华永道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表示:“"营改增"后,由于服务价格的"价内税成本"将不复存在,消费者购买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税额将整体下降,改革目前无疑将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白景明也表示,随着“营改增”推进速度大幅加快,增值税抵扣的链条会进一步扩大,减税效果也会进一步显现,当期可能会带来税收收入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