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经济下行,税收不能杀鸡取卵

     土地财政断炊,经济大幅放缓,各地财政收入告急。于是,各地都把收税、收费的国家机器开足马力,使用的增收手段颇为丰富。在甘肃永登县,地税局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大干20天,向完成“双过半”(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发起全面冲刺,短短20天增加税收6448万元,征了上半年32%的税。(7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经济下行的压力无可否认,这种经济环境下如何完成财政收入指标,是保财政增收还是对企业“蓄水养鱼”,是考验行政智慧的。事实上,一味追求经济指标下的行政冲动,往往会带来滞后的负作用,即采用“非常规”手段追求不切实际的数字指标,往往后患无穷。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往年此时各地多要拉闸限电,但今年没有了动静。这种变化表明,很多企业已经深陷困境,或者减产或者停工,从而使往年的拉闸限电不再重演。可以想见,在如此困难的情境下,倘若地方税务部门为了完成财政增收指标,还要加大税收力度,甚至不惜强行“预缴”寅吃卯粮,无异于将困境中的企业逼向绝路,加速其减产、停产直至倒闭关门的步伐。长久来看,这是典型的杀鸡取卵。

  此外,迫于财政增收压力取消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预缴”所得税,以及加大行政罚款力度增加非税收入,不仅在严重透支企业和民众的承受能力,同时也让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大受损伤。

  在日前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要特别注意完善结构性减税;减少流通环节税收和费用,减轻小微企业税负。事实上,越是经济下行阶段,越需要抱团取暖、共克时艰,尤其是在税收等方面以政策形式涵养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为经济回暖积蓄资本。毕竟,未来的财政税收、劳动就业等,都倚赖于企业的生机勃勃。燕农

来源:现代金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