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进口艺术品查税门调查

 

珠海拱北海关于2009年3月查获的瞒报入境文物
张泽红 制图

  据《东方早报(博客,微博)》消息,几位艺术圈内人士前天向《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透露,这些年在艺术拍卖界呼风唤雨的上海一知名藏家已被海关约谈,其可能面临的补缴税款将达到4000万元左右。而上周,一位业内人士曝料称,北京海关分别约谈IFAS艺术运输公司和北京诺亚艺术品运输公司高层,一场进口艺术品查税风波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几位与上海当代艺术圈交往频密的人士前天向《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透露,这些年在艺术拍卖界呼风唤雨的一上海知名藏家已被海关约谈,数日前他出席公众场合时已显得神情紧张,其可能面临的税款补缴金额将达到4000万元左右。另外,海关已经掌握了诺亚公司逾800个客户名单,随时可以进行排查。

  而此前两天,一篇名为《最近艺术市场海外进口的查税风波》从网上流出,署名为“一杯生普洱”的作者爆料称:“4月6日,IFAS 艺术运输公司的高层被控制。它是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当年的指定运输商,也是很多中国藏家购买艺术品的首选运输公司,据说被扣下的还包括尤伦斯基金会的藏品,因为这个公司一直是UCCA(编者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指定运输商。”此外,“北京诺亚艺术品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和部门经理被海关请去协助调查。而诺亚艺术品运输公司是很多国内藏家在海外购买作品,特别是在拍卖会上购买作品首选的运输公司。”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年起三类艺术品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暂行一年)。尽管如此,在计入17%的增值税后,进口艺术品的税赋负担依然沉重。涉及进口艺术品交易的主体如画廊、拍卖行、国际运输公司、经纪人,以及含销售行为的展览会往往各显神通,开发不同方法避税或减少纳税额,此类行业“潜规则”已实行多年,彼此心照不宣,不料却被一场来势汹汹的查税风波捅破了窗户纸。一时间,所有收藏国际当代艺术品或者在香港拍卖会上收藏作品的藏家人人自危。原因是他们收藏的作品都主要委托上面谈到的公司进口,而显然在进口税收上有很大的漏洞。

  一位接近海关的人士向《艺术评论》证实,北京海关目前正进行调查,此事牵连甚广,调查结果快的话会在数月后公布但目前进展无法告知外界。

  高征税 无奈生计

  在海关公布调查结果前,关于这次查税事件的起因说法不一。京、沪不少拍卖公司高层都对突如其来的查处感到疑惑,北京某拍卖行负责人说:“4月13日,我到IFAS在北京的库房查看场地,见到那里的运行一切正常。这场查税风波或许是同行竞争者反水告发引起的,主要针对境外的拍卖公司,他们与货运公司一起协助客户恶意逃税。”

  根据中国海关的规定,艺术品被计入2007版《统计商品名录》中的第21大类。97章“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对艺术品进行相应的税号归类。97011010为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原件;97020000为雕版画、印制画、石印画的原本;97030000为各种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97040000为邮票、印花税票、邮戳印记、首日封、邮政信笺(印有邮票的纸品)及类似品;97050000为具有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解剖学、历史学、考古学、古生物学、人种学或钱币学意义的收集品及珍藏品;97060000为超过一百年的古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张油画也会因为画框的属性被计上不同的税号,原因是“已装框的油画、粉画及其他绘画、版画、拼贴画及类似装饰板,如果框架的种类及价值与作品相称,应与作品一并归类。如果框架的种类及价值与作品不相称,应分别归类”。

  除了注意不同艺术品的税号之外,艺术品产地也是过关需要了解的类目。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中国签订了“最惠国待遇”的国家享受进口税12%的优惠政策,未签订协议的国家进口关税仍然高达50%。

  以降价后的艺术品进口关税最低6%计算,假设一件1万美元的油画运抵上海,运费为1000美元,保险费为100美元,海关核定的货物完税价格(即CIF价)为上述三者相加之和,即11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9930元,进口关税为69930×6%=4195.8元。另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艺术品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进口关税+CIF)/1-消费税税率(艺术品进口不涉及消费税,该项为0),那么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为(4195.8元+69930元)/1=74125.8元。以该数字为基础,应纳增值税额=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17%,即74125.8元×17%=12601.386元。应纳增值税额与进口关税之和,即12601.386元+4195.8元=16797.186元,就是进口一张“来自最惠国”的外国艺术品的纳税总额。一张画作运到上海不足7万元,被横刀抽去的税款却近1.7万元(税率为23%),如果再计算营业税或者其他滞纳金等,税率更是突破30%。

  迫于高额税收,艺术经营者被迫生出各种避税办法。

  “我曾经从香港携带过一幅1.2m×1.4m的油画搭飞机回来,在过关时告诉海关这是一幅装饰画就顺利入关了。”某艺术基金业务人员告诉《艺术评论》。

  “去年,我们公司在香港拍下一幅方力钧的版画,这幅画卷起来有一米多长,我打包放在盒子里,以非标准件给托运回北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这位北京某拍卖行总监还说,“这种情况在业界非常普遍,海关不可能逐一核查每一幅入境的艺术品,一般每人可以带8-10件艺术品,数量超过可以找几个同事,几个人分着带就能顺利通关了。”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式是低价申报,将1万美元的进口艺术品以1000美元报关,但一旦被抽查,则不可避免要缴纳税款及罚金。再有一种避税方法是在交纳保证金后,在报关时填报成“暂时进出境货物”,属于暂时进境的货物,短期还会运回去。

  “暂时进出境货物”的条例给画廊、展览会、拍卖机构的操作留出缝隙,一位艺术品经纪人透露,“有的人运画进来时办理"暂时入境"手续,隔一段时间向海关提交一件长宽相当的替代品或复制品,复制品的成本要远远低于纳税的金额,而真品已实际在境内成交。”

  据法国知名艺术品网站Artprice 统计,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量以48亿元坐上了世界头把交椅,但法制与税收体系不健全依然阻碍国内市场的发育。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白俄罗斯、中国香港的艺术品进口关税为0,摩洛哥王国艺术品进口关税为1.25%。英国在0关税之外,仅加征5%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泓盛拍卖董事长赵涌曾在德国从事艺术品经营多年,他告诉《艺术评论》:“德国海关对于油画、字画、邮票等艺术收藏品采取0关税,该国正常的增值税为19%,对艺术品实施增值税减半,最优惠税率只收取7%。”

  收藏界人士李苏桥认为,经历查税门,艺术品市场短期会有小阵痛,中期行业会有法可循,长期依然会爆发。如果税收结构不调整,中国无法迅速出位成真正的艺术品交易轴心国,美术馆建设则是梦话。

  “南通土鸡何须北京买”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联合国公布的从香港进口到中国内地的艺术品(含所有的门类)总额为1270万欧元,而据中国政府统计,当年从香港进口的仅为170万欧元。

  消息源“一杯生普洱”在文章中说,“关于目前这个查税的风波主要集中在艺术品的进口上。也有人认为这次查税风波是国内拍卖公司和香港拍卖公司博弈的结果,甚至不排除是国内拍卖公司的功劳。这种说法缺乏证据,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随着人民币升值,很多中国收藏家开始收藏海外艺术,或者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回流。前者的影响是很多海外画廊开始进驻亚洲,后者则让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赚到饱。”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佳士得北京和上海的办事处都被海关查过。”佳士得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艺术评论》,“我们应有关当局要求配合其对第三方的调查,目前佳士得正依法提供所需协助。”

  一位常年往返于纽约和上海的华裔收藏家李先生向记者透露,前几天和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他们因为在境外买过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次也有人被约谈过。他说:“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到境外去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就好比是"到纽约买南通的土鸡",是脑子出了问题,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以后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李先生有一位医生朋友,业余喜欢作画,曾携一幅自己的作品欲从纽约入关却被海关要求交税。这位医生回应:“如果你有兴趣,我就50美元卖给你。”海关于是放行。为避免进出境的麻烦,李先生从不将完整的作品带进中国,而是选择在纽约画到半成品的状态,然后带到国内完成。

  “一杯生普洱”在文章中还谈到,“前段时间查某艺术家的所得税,现在查收藏家的进口税,估计税务问题以后是常态问题,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税务问题是否与意识形态有关,或根本就是控制工具。”李先生的说法与之有不谋而合之处,他说:“在香港拍卖行拍出的一些作品,是由客户定制的,其中的一些创作形象暗合并满足了西方对当代中国的解读和价值观念。”

  业内人士指出,香港某些拍卖行为了笼络国内大客户,会想办法帮助客户处理拍品入境,少缴或避开关税。李先生告诉《艺术评论》:“拍卖行和运输公司要对艺术品出境收取很高的打包费、保险费,有的接近于拍卖买方佣金的15%,所以当然要在其他方面能省则省。”

  画廊业 夹缝生存

  去年底,在国务院下发《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自2012年起,将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原件,雕版画、印制画、石印画的原本,各种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的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暂行1年)”后,相关人士就预计,政策调整对境外高端艺术品在国内进行交易将产生积极影响,仅北京市2012年的艺术品交易额就将递增至30亿至50亿元。

  新加坡MOCA美术馆负责人、林大艺术中心北京画廊经理张莉娸早前在接受《艺术评论》采访时表示“根据新政策,2012年的总成本应该下降不少”。但令她担心的是,尽管艺术中心的展览作品不必收增值税,但半年的期限,给操作几个国家的巡展带来很大难度和经营成本的抬升。

  在这场查税风波中,UCCA是惟一被点名的展览机构。文章称“据说被扣下的还包括尤伦斯基金会的藏品,因为这个公司一直是UCCA的指定运输商”。UCCA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向《艺术评论》表示,被暂扣在海关的并非尤伦斯基金会的藏品,而是原定于4月15日开幕的“纽约客摄影展”的十余张来自美国的摄影作品。由于作品滞留海关,展览只得推迟开幕。该人士证实IFAS是UCCA的运输公司,但称与UCCA合作的并不限于这家公司。

  曾任尤伦斯艺术基金会主任的费大为告诉记者,2007年UCCA曾与中国对外展览公司合作,举办《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展览。当时由于来自海外展品数量较多,需要国家的相关批文,也曾因为批文较慢导致展品被扣海关。由于海外作品仅作展览用,只要办理临时进出境手续,无需支付高额的税收。

  相比美术馆或学术交流性质的艺术展览,国内画廊业主对进口关税的敏感程度更高。4月17日当《艺术评论》拨通佩斯画廊总监冷林的电话后,对方表示不便于发表评论而谢绝采访。2009年就有传闻称北京佩斯考虑移至香港,此次查税事件是否会成为迁址的催化剂,不免使人产生联想。

  目前,许多台湾知名画廊如林舍画廊、耿画廊或亚洲艺术中心均有代理大陆艺术家作品,台湾画廊会在大陆开立分支机构进行销售,有些画廊甚至邀请台湾艺术家赴大陆创作,其原因都是为了避免高额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据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观察,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场面冷清、观众人数稀稀落落,境外画廊在奥运和世博期间涌现的对大陆艺术市场的热情也随着盛会的结束停留在当初的幻想上。“大陆地区的高关税反而促进了香港和新加坡艺博会交易的活跃。”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汪宇(化名)曾爱好美术,在经历下海经商掘金成功后,他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当代艺术的创作和经营上。几年前在北京宋庄举办了展览并创立了一家当代艺术画廊,代理本土和西欧艺术家的作品。2008年创立后不久即遭遇金融危机,支撑到2011年,销售情况仍不理想。他告诉《艺术评论》,去年下半年起,他开始筹措在港建立画廊,将北京现有的场地设为仓库。目前,汪宇在香港的画廊已开始运营。“与国内相比,这里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受众更开放,对艺术的理解更多元,香港零关税的政策对销售外国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大帮助,德国艺术家的几笔业务目前正在谈。”在港开业已5个月的他对未来颇有信心:“5月份香港艺术博览会就要开幕了,这一届我没有报上名,但我的画廊就在香港展览中心附近,参观人流能为画廊带来更多人气。”

  “海外回流”或遭截流?

  尽管此次的查税风波中没有提到国内的拍卖行,但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海外回流”拍品很难不被提及和反思。

  2009年秋,北京保利仲夏精品拍卖会上,由500幅精品组成的“客从远方来”海外回流中国书画就包括了张大千《五福图》、齐白石《蚕》、吴昌硕《石鼓文》等。同年,匡时也举办了“海外重要私人收藏明清扇面专场”和“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专场”。曾创下中国近现代书画纪录的张大千《爱痕湖》也是嘉德于2010年春拍前从美国学者手中征集而来的……“海外回流”俨然已成为许多拍卖公司的金字招牌。

  今年1月,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接受《艺术评论》采访时曾表示:“从国外征集一件拍品,假设一万元底价,关税12%等于1200元,在此基础上再加上17%的增值税就是1904元,所有税额总共3104元。如此拍卖行佣金还不够缴税,等于白干。对于海外的艺术品征集,拍卖行一般要求委托方自己运回国内送拍,但可以在海外把合同签好,因为不愿意牵扯到法律责任,且海关涉及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不交税,所以拍卖公司不承担进口税赋,只收佣金。海关的这笔税其实收得很少,要么低价报关,要么私自携带。”

  《艺术评论》查询海关相关资料了解到,超过100年的古物无需缴纳关税,但依旧有17%的增值税;而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缴纳6%~14%的关税以及17%的增值税。

  根据中国拍卖协会的一份统计,海外回流文物一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要货源,2010年,全国回流文物拍品共有24340件(套),成交18464件(套),成交总额达81.55亿元,占20.90%的市场份额。2010年回流文物成交率高达75.86%,远高于58.09%的市场平均成交率,且成交均价达到44.17万元/件(套)。当年,408件1000万元以上(含)成交拍品中,来自海外的就有106件(套),数量占比25.98%。

  查税事件发生以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就此事询问北京某拍卖行负责人,对方表示“作为拍卖行,此时只能静观事态走向,还不清楚查税对海外回流业务的影响。今后,海外回流的拍品应该采用什么政策,采取何种估价来计税,我们也在等待有关部门的意见。但是,如果每一件拍品都按照23%的税率缴税的话,这种业务模式就要死了”。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陆斯嘉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营业税
·进出口税收  ·消费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
·外企所得税  ·更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深圳  ·大连
·青岛  ·厦门  ·宁波
·广东  ·广西  ·山东
·浙江  ·江苏  ·福建
·安徽  ·河南  ·河北
·四川  ·湖南  ·湖北
·辽宁  ·吉林  ·更多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相关帮助    服务介绍    会员中心    广告宣传    中税网址    自助链接    友情链接    培训专家    联系我们 
邮箱:12366taxvip@163.com 京ICP备06055955 Copyright © 2006 北京中瑞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