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广东营改增 或涉利益格局重大调整

           上海“营改增”试点标志着中国现代服务业营业税体系向增值税体系转变的正式启动,近日,普华永道流转税业务合伙人许晓扬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就广东试点“营改增”提出了一些专业建议。

    据了解,现阶段广东正在调研“营改增”试点问题,对此你们有什么建议?

    许晓扬: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广东省致力于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如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珠海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广州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四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合作示范区等。因此,广东可以结合经济发展的目标,将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纳入试点范围,尽早对相关行业的税负进行测算,了解其成本结构,结合上海试点的经验,有针对地制定更适合此类行业发展的税改方案。还有,鉴于广东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较多,如果广东省政府能尽快明确广东申请加入“营改增”试点的意向,尽早公布试点方案,将有利于纳税人有足够的适应期来消化新政策。

    广东是否应该采取与上海一样的改革模式?

    许晓扬:广东的改革模式,在税收政策规范上(如纳税申报规范、发票管理、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等)可能与上海不会有较大的出入,但在具体的试点行业选择、方案设计上可能会有地方特色。

    根据2011年的统计资料,广东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5.2%,其多寡的排名为: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业,与上海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及航运业为主导不同。其中,营利性服务,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及金融业占第三产业总量的46%;另外鉴于广东在“十二五”计划中希望能够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并深化粤港现代服务业等,广东未来选择的试点行业是否会向此类第三产业有所侧重?

    从你们客户反馈的信息看,目前广东企业对这项改革主要关注哪些方面?你们对此有何建议?

    许晓扬:对于那些大型的广东服务业企业,尤其是其本身的经营范围也符合本次上海“营改增”试点范围的企业,或有意向在广东投资设立从事试点范围包含的现代服务业的企业,会关注本次上海试点政策所形成的政策洼地效应对广东服务企业竞争力带来的冲击,进而权衡其未来业务发展的重心或未来新设立公司的选址问题。同时,还有企业关心试点后的实际税负率是否会增加,政府是否会有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

    建议广东的企业应尽早针对广东省开展“营改增”试点可能对自身带来的利弊进行评估,对改革给企业盈利、税负、现金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预测,以便能够事先设计出有效的对应方案,以降低税务成本、合理安排新的采购计划、规划对企业有利的价值链条。这些准备不仅能够让企业在试点实施时尽量降低试点方案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能够使企业在顺应未来试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走向中抢占先机。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