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优彩:保增长应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011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201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着力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2011年前3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4%,预计全年可望增长9.2%左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初步测算,2011年我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进口对全球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左右,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2011年前11个月,我国的贸易顺差累计1384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减少320.1亿美元,商品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转为负值,说明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基本是靠内需增长带动的。2011年1月~11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到269452.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约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6348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虽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实际增长率都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3个多百分点,但仍属于比较快的增长。 在经济基本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2011年7月以后,我国的通货膨胀也得到有效控制。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回升、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和价格翘尾因素影响,2011年1月~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不断上升,由1月的4.9%上升到7月的6.5%,前7个月CPI同比上涨5.5%,明显高于宏观调控目标。但7月以后,随着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CPI同比升幅逐月回落,11月份已回落到4.2%.月度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下降趋势已经形成,CPI涨幅将继续回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全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1%.2011年,全国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2012年,通货膨胀压力减小,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012年,三个因素将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减小。 一是随着紧缩货币供给的滞后影响逐渐显现,我国价格上涨动力减弱。货币供给增速明显下降的滞后影响在2012年将会逐步显现,这将抑制价格上涨。 二是农业丰收将抑制食品价格上涨,降低CPI上涨幅度。食品价格上升推动CPI上涨,是本世纪我国发生的四次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特点。2011年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虽然低于前三次,但也达到了66%左右。因此,确保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应稳定增长,控制食品价格上涨,是我国控制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举措。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亿公斤,比2010年增产约247.5亿公斤,增长4%,为2012年稳定粮食价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只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2012年我国就能够继续保障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增长,抑制食品价格上涨。此外,国务院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和降低流通成本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将会明显降低蔬菜价格上涨动力,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三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将抑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减轻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当前,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市场需求疲弱,经济增长乏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回落,通货膨胀率上升;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中东和北非地区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恶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12年将是世界经济比较艰难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只要国际市场石油供给不出现大的变数、全球农业保持正常年景,国际市场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就将缺乏上涨动力,将会减轻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GDP同比增长率呈现逐季下降态势:第一季度为9.7%,第二季度为9.5%,第三季度为9.1%,预计第四季度可能下降到8.8%左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2011年11月下降到49.0%,是2009年3月以来首次降到50%以下。该经济先行指标的近期变化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将会继续。贸易顺差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速回落将导致GDP增速下降。 贸易顺差减少。有关国际组织预测,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影响,2012年全球进口需求增长将明显放慢,这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率继续下降。我国已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把扩大进口和稳定出口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今后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因此2012年我国进口将会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增长。出口增长放慢和进口增长较快,将导致我国贸易顺差进一步减少,使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为负值。 投资增速回落。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日趋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降低过高的房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2011年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随着2011年度保障房建设开工高峰期的结束,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继续回落。“保持投资的适度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保障重点在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我国经济系统惯性很大,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效应显现有时间滞后,投资增速回落的趋势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导致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为了使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控制投资过快增长是我国今后基本的政策取向。据此判断,2012年我国投资增长率将会继续回落。 消费增长速度放慢。长期以来,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环境也不够好,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慢于名义GDP增长,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部分年份低于投资。2011年前3个季度,虽然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快于名义GDP增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却慢于名义GDP增长。初步估算,2011年前3个季度城乡居民总收入增长速度依然慢于名义GDP增长。由于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积重难返,短时间内难以理顺,2012年居民收入水平还难以大幅度提高,收入差距也难以明显缩小。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也需要有一个过程,而刺激家电销售的政策效应2012年也将逐步递减。初步预计,2012年我国消费增长速度将继续回落。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消费增长是保增长的着力点 在通胀压力减小、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保增长是2012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才能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实行就业优先政策,逐步缓解就业压力,需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从扩大就业考虑,我国经济至少应该保持8%以上的增长,增长率低于8%,就业压力就难以缓解。目前我国城镇每年约新增2500万劳动力,实际上只有1200万左右找到了工作,还有近1000万劳动力没有找到就业岗位,城镇就业压力很大。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当前需要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吸纳劳动力比较多的服务业的发展。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和适度的通货膨胀。2012年,我国决定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保障。要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在支撑发展、改善民生、优化结构、推进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国家需要有足够的财力。而财政收入增长的快慢既取决于经济增长率,也取决于通货膨胀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较快的经济增长和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保证。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目的,也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基础。只有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和适度的通货膨胀,才有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每年平均新增城市人口2153万。预计“十二五”我国城市化进程将会继续加快推进,每年新增城市人口将多于“十一五”。大量的新增城市人口将创造出巨大的城市住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和巨大的消费需求,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 另外,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增大了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沿海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向内地转移,这种转移过程使低成本比较优势在更长时期内得以延续,从而推动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既需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也有推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和条件。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决定,当前保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应该是促进消费需求有更快的增长,使其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是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因为只有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领域,才能促进消费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也必须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入手。中央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已经多年,但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并没有改变,说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难度之大。对于如何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国内专家学者已有很多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建议。国际上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好经验。当前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政策的落实。 根据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2012年我国GDP增长率可望保持8%~9%,通货膨胀率3%~4%.但究竟能够实现多快的增长和多高的通货膨胀,既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更取决于国内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力度。笔者认为,2012年我国经济的调控目标应该是GDP增长8.5%左右,CPI上涨4%上下。 过去30多年,我国政府在保增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审慎的宏观调控方针,2012年我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首席经济预测师、本报专家指导会成员 (中国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