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世10年国内关税水平普遍下降 民建上海市委提建议
本报讯 正在快车道上“奔驰”的浦东新区,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昨天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上,民建上海市委建议,“三港三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局部自由贸易港城”,从而真正实现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等国际化道路。
保税区“保税效应”
一天比一天弱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国内关税水平已普遍下降,原先"保税区"特有的"保税效应"一天比一天弱。”孙敏卿委员在代表民建市委作政协大会发言时坦言,要真正突破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争取来自中央国家层面的“外力”,还要炼好“内功”。
数据显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世界拥有“自由贸易区”约1200余个,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早在1994年,全美国的自由贸易区已达199个。在我国香港,港口和整个城市就一个“自由贸易港城”。但在我国大陆,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
实行封闭式管理形成自由贸易港城
据了解,浦东目前通过成立综合保税区形成了“三港三区联动”,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集团突进、从水陆联运到海陆空并进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功能。然而,与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相比,现在的综合保税区仍存在许多体质、机制、税制、管制问题。
民建市委提出,浦东应实现从“三区联动”向“三区合一”转变。
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位于浦东沿海地区的“三区”合在一起。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快区内城市化进程,形成一个“港城”。在这个“港城”内,所有贸易、投资、金融、运输等产业、行业,没有贸易管制,没有关税壁垒,没有非关税壁垒,一切经济活动按照国际惯例,拥有与世界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一样的规则。
构建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
实现“港城”后,对过境货物的保税监管可以实现由备案制向登记制转变。比如,海关将货运舱单管理与货物仓储管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关区代码。如此一来,货物进入“三港三区”只需进行海关登记,使“区”与“港”的功能有效叠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港联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管部门还应积极探索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而形成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同时通过"先行先试",借鉴国际上自由贸易区通行规则,减少各种税收屏障。”孙敏卿表示,通过“港城”建设,让上海真正走向世界。
名词解释
三港三区
三港,即外高桥(600648,股吧)港、洋山港、浦东空港;三区,即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王玉君
来源:东方网-劳动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