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去年国税收入超2000亿 地税收入1288亿元
深圳去年国税收入超2000亿
【深圳商报讯】(记者 万红金 通讯员 邹闻苡 陈俊峰)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国税局获悉,2011年深圳市国税局总体收入规模达到2121.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国税组织税收收入1350.6亿元,同比增长5.5%;国税组织非税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02.7%;海关代征收入768.7亿元,同比增长14%;办理出口退税共计880.9亿元,同比增长20.1%。
据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分析,2011年国税收入体现经济的四个效应:
一是税收规模和单位产出持续扩大,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国税总体收入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全国36个省及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8位。
二是第三产业税收比重提高,充分体现了产业结构的“质量效应”。第二产业实现税收606.7亿元,小幅增长2.3%;而第三产业税收达到502.7亿元,同比增长24%,比第二产业增幅高出近22个百分点,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45.3%,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业税收增长33.7%,商业企业税收增长20.9%。
三是中小企业税收表现抢眼,充分体现了经济政策的“引领效应”。据统计,深圳市国税所辖中小企业实现税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33.4%,增收额占整体增收额的比重达到61.2%。而深圳市国税管辖的1744户重点企业,实现税收收入722.2亿元,同比仅增长2%。
四是出口退税持续增长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充分体现了税收政策的“扶持效应”。2011年,深圳出口退税中,免抵调库收入242.1亿元,下降11.5%,直接退税638.9亿元,增长38.9%。按照深圳市国税所辖具有出口退税资质企业1.9万户计算,平均每户获取的出口退税达到336.3万元。另外,深圳市国税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办理政策性退税46.5亿元。办理企业所得税减免税88.2亿元。
深圳去年地税收入1288亿元
【深圳商报讯】(记者 万红金 通讯员 项清 孙国应 傅卓荣)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地税局获悉,2011年,该局税收增量再创新高,共组织各项收入1360.8亿元,同比增长23%,增收254.5亿元。
其中,组织税收收入1287.6亿元,同比增长20.8%,增收221.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口径收入887.08亿元,同比增长23.6%,增收169.5亿元,地税收入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69.7%;市、区两级收入分别为507.5亿元和379.6亿元,分别增长7.4%和54.8%,区级收入所占比重达42.8%,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
战略新兴产业税收增长42%
深圳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该局收入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第一、服务“调结构、促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四个明显提高”。即税收优惠总规模明显提高;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享受税收优惠户数和规模明显提高,户数达6060户,规模分别为85.6亿元和43.1亿元;落实主要产业优惠政策的力度明显提高;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明显提高,同比分别增加119户和27户,从税收角度显示出企业规模显著提高。
文化产业税收增长25.5%
第二、税收总量再上新台阶,单位税收产出指标凸显我市经济税收质量提升。该局税收规模连跨两个“百亿元”台阶,达到1287.6亿元,增幅达20.8%。每百元GDP的地税产出达到11.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元;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的地税收入达到0.66亿元,居大中城市首位。
第三、经济税收协调发展,产业税收结构呈现明显优化:第三产业税收增长快于第二产业税收增长。今年第二、三产业税收分别完成352.2亿元和909亿元,三次产业税收之比为0.06:27.91:72.03;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税收150.4亿元,增长19.5%;现代服务业税收达712.6亿元,增长25.1%,比一般服务业快11.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贡献税收183.4亿元,增长22.8%;文化产业贡献税收132.6亿元,增长25.5%。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贡献税收75.5亿元,平均增幅达42%,比整体税收快21.2个百分点。
坪山光明新区税收增幅居前
全年四大支柱产业贡献税收541.04亿元,同比增长22.8%,增收100.5亿元,对税收增长贡献率达44.3%。
第四、区域税收发展相互协调、错位竞争,彰显辖区产业特色。罗湖、福田两区第三产业优势突出,三产税收比重近90%,两区税收总量分别达193亿元和410.6亿元;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凸显,辖区税收总量达255.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贡献税收占比达21%;宝安、龙岗两区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税收总量达191.3亿元和177.8亿元,增幅分别为22.8%和14.9%;盐田区以旅游和港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辖区税收总量突破32亿元;坪山、光明功能新区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经济发展起步较快,税收增幅分别达65.5%和39.5%,居各辖区前两位。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