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加工资 促就业 强保障 减税收 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
未来5年要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倍增”。
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18000元,年均实际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4600元,年均实际增长11.0%。
这些是白纸黑字写在文件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实现的目标。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目标和数字与自己隔得太远,有些摸不着;他们更渴望的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对他们来说,最真实的莫过于自己的钱包真正鼓起来。
昨日举行的“进一步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新闻发布会,详细解答了奋斗目标如何实现,钱包如何鼓起来的一个个举措。
就业
新增岗位 鼓励创业
【举措】 “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加快产业发展,新增就业岗位400万个。其中,通过工业发展,全省工业总产值将达1.8万亿元,新增产值约1万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通过第三产业发展,新增第三产业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
【解读】 “四轮驱动”促进就业
“十二五”期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通过创业促就业工程、重点群体就业工程、技能培训工程、各类职业培训工程等四项工程促进就业。扶持30万人成功创业,带动90万人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万人次,累计转移1000万人次;重点群体就业工程: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技能培训工程:各类职业培训规模达到50万人,每年新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5万人。
【举措】 加大“贷免扶补”与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等政策扶持力度,到2015年,力争发展中小企业15万户,新增吸纳就业200万人。同时,加大就业援助,每年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万个以上,确保每个有劳动力的城镇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解读】 1人创业带动22人就业
“十一五”期间,我省率先出台“免担保、免抵押、免利息”的鼓励创业“贷免扶补”优惠政策,形成了以“贷免扶补”模式为重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为基础,三种方式共同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新格局。5年来,共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6亿元,共扶持近14万余人创业,带动就业50万余人,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33倍、12倍和13倍,快速上升到全国第四位。
赵海俊就是享受了这些优惠政策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不仅免费贷了款,还被当地政府安排进大学生创业园,免费享用办公场所和器材,园区还给他找了一对一的导师,进行跟踪服务,并且免费为他的农业园进行宣传。原本给人打工的赵海俊现在已经解决了22人的就业问题,“希望政府能继续加大对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扶持力度,给我们一个创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戴川 杨春雁 连惠玲
减税
缴税减少 大家包里钱多了
【举措】我省增值税起征点按照国家规定幅度的最高限执行。即自2011年11月1日起,销售货物及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500元。
【解读】 全年降低增值税税款3.5亿元
我省增值税起征点按照国家规定幅度的最高限执行,将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实惠?据相关部门的测算,我省的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后,涉及得到实惠的个体工商户数量达到11万户左右,按每户至少两人计算,将惠及22万以上的从业人员,全年将降低增值税税款3.5亿元左右。
另外,根据昆明市国税局相关人士介绍,截至今年10月31日,昆明市国税局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有71929户,核定销售额2万元以下的户数为67930户,占比约为94%;核定销售额2万元以上的户数为3999户。增值税起征点上调后,预计昆明九成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将受惠。按现有户籍和新的起征点测算,全市个体工商户每月将减少税收负担约1400万元,一年可达到1.68亿元。
【举措】我省营业税起征点按国家规定幅度的最高限执行。即:自2011年11月1日起,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20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500元。
【解读】 全省42万个体工商户受益
自11月1日起,我省营业税起征点上调至法定上限,即按期纳税的起征点由月营业额3000元调整为20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由每次(日)营业额100元调整为500元。同时,将我省娱乐业营业税税率由原来的台球、保龄球执行5%、高尔夫执行10%、其他娱乐业项目执行20%,统一调整为5%。
省地税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未达营业税起征点的,有42万户个体工商户从中受益,占办理税务登记个体工商户的82.32%。
【举措】自2011年11月1日起,我省娱乐业营业税税率统一调整为按5%征收。
【解读】 减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娱乐业营业税税率统一调整为按5%征收,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税费方面的负担,当然是一件好事。”昆明温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健告诉记者,我省选择最低一档的娱乐业营业税税率来执行,是支持娱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可以看出云南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强。
张 敏
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 一年一调
【举措】 “十二五”期间,建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每年定期调整制度,每年调整增幅不低于15%。“十二五”末,使我省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40%以上。
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制度,每年定期公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即预警线、基准线、下线),增强企业工资指导线的约束力。
【解读】 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云南民营企业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生产经营较好、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应不超过企业工资增长预警线;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应不低于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生产经营有困难,但仍能正常支付职工工资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工资增长下线。不执行工资指导线制度的企业不得参加各类评选表彰,企业经营者不得参加“劳动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评选。各级国资管理部门将所辖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列入企业负责人薪酬考核项目。
“这一系列制度的推出,有助于缩小各行业领域职工收入差距,促使企业员工增收。同时,他呼吁同时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面临极大不确定的背景下,着力为中小企业减负,促使民企的员工也能和其他类型的企业员工一样,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他说。
【举措】 加快工资集体协商立法进程,着力构建和完善工资分配共决、工资增长、工资分配监督3个机制,确保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调整,调整幅度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工资指导线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变化相适应。力争实现2011年底已建立工会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60%,2012年达到70%,2013年达到80%,2015年实现全覆盖。
【解读】 工资协商使企业更有发展动力
云南民营企业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资协商制度的建立,将使得企业更加有了凝聚力和发展的原动力,员工利益有保障,和谐的劳资关系才能得到有效构建。这是建立新型劳资关系、实现劳资双赢的需要,一举数得,实现多赢的好举措。 钟国华
保障
低保逐年增长 养老金适度提高
【举措】“十二五”期间,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一年一调”制度,补助水平年均提高15%以上,确保“十二五”末达到或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解读】 零收入家庭每月可领287元
工作在民政系统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农村低保金领取几乎“不过夜”,“由此可知,这笔钱对低保户来说,是救急钱。”
目前,全省城市低保对象9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400万人。
今年11月份,我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250元,补助水平为172元,在此基础上各提高15%,则分别增加37元和25元。
这意味着明年人均收入为88元的家庭,每月可领取197元的补助,如果是零收入的家庭,明年则每月可领取287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举措】自2012年1月起,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在国家目前确定的最低标准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元。这一措施,将惠及全省约500万60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
【解读】 省财政明年将拿出1378万进行补贴
目前,云南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有50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07%。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了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月基础养老金的政策,月基础养老金每年增加5元。目前已经覆盖了97个县,到明年129个县将实现全覆盖,让全省农村人口都进入农村养老体系。
云南新农保参保人数1109.72万人,其中250.1万人已领取养老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6万人,其中14.1万人已领取养老金。这意味着,针对275.7万人,省财政至少要拿出1378万来对已领取养老金人员进行补贴。
【举措】“十二五”期间,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速度不低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5%,到“十二五”末,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
【解读】 2015年养老金将达人均2500元/月
家住滇池路阳光花园的陈大妈今年70岁,15年前从一家建筑单位退休,目前每月退休金900多元。“最近几年,拿着900多元的退休金,日子过得紧巴巴呢。”陈大妈告诉记者,要买件冬天穿的衣服要攒好几个月。
当记者告诉陈大妈,云南省到“十二五”末,要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时,陈大妈很高兴。“当然好了,如果每个月能多发点钱,我可以攒攒每年出去旅游一趟。”陈大妈很向往地说。
据了解,目前我省退休人员有90余万人。“十一五”末,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为1281元/月/人;今年为1430元/月/人,按照年均增长15%的比例计算,到“十二五”末,这一数据则翻番约为2500元/月/人。
【举措】降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门槛,对缴费有困难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可由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降低到40%,个人可在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
【解读】 降低缴费门槛30万人将获益
我省城镇自谋职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数,是按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基数计算的,对于缴费困难的自谋职业者,以岗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这次我省将缴费基数下限可由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降低到40%,这样降低门槛,预计可扩大参保人员30万人以上。
举例来说,自谋职业的小王想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缴费困难。假定去年全省月平均工资为2500元,过去,他必须缴纳1500元,才可参保,如今,他只需缴纳1000元便可迈进参保的大门,等于减轻了1/3的负担。
【举措】每年调整我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时,同比例调整失业保险标准。
“十二五”期间,以每年省政府确定的价格调控目标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同比涨幅3%作为建立我省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临界条件(两者中的高限为临界条件)。
【解读】 提高低收入群体物价承受能力
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局等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通知》于2011年11月起执行。
省物价局分析,实施联动机制,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把涨价的影响降低。联动机制的建立,对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省物价工作会上已经明确,今年要确保全省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以昆明为例,今年5月份开始,昆明提高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其中: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安宁市、呈贡、宜良县、晋宁县、石林县(含4个经济开发区)低保标准由原255元/人/月提高为310元/人/月。假设以云南8月CPI同比上涨5.9%计算,当月补贴为:5.9%×310元=18.29元。记者 杨抒燕
来源:云南网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