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少鹏:为解决中国“税感重”提供一个思路
中国经济网12月9日讯(记者 赵楠)“美国百余名富翁致信奥巴马,要求国家向他们多征税”的消息传出后,我国个人“税感”沉重问题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董少鹏在本周二做客《我财经》栏目时说到:“这里边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财政征税征到一个什么程度比较合理,是不是要给财政税务方面设置一个指标,征到多少税就不要再征了,也就是‘限高’,这是解决‘税感重’的一个思路;另外一个就是向只有征收工资税,向低收入或中低收入的征税,对富人征税少这么一个现实,我觉得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但专门针对富人征税也不是没有税种,虽然提高个税起征点针对富人的差异性还不够大,但这也是一个趋势。”
“另外,我觉得富人避税比普通工薪阶层避税有更多的手段,他们有自己的公司或者其他的渠道可以避税,这样好像导致富人交税少。所以要是把富人避税的通道堵住,就会让大家感觉更公平了。”
有专家指出,国外高福利虽然在欧债危机时显示了弊端,但却在医疗、社保等方面让民众真正体会到了好处。而我国现阶段要考虑的却是如何补上民生欠账。对此,董少鹏解释说:“国外对老百姓减税越来越多,对富人也尽量减税,导致美国富人开始给奥巴马写信要求多交税,好像体现他们的责任感,实际上美国的税收一直是欠账比较多,他是福利过高,而不是单靠税收解决福利问题,而是发债解决福利问题,甚至向发达国家销售他的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社会福利,寅吃牟粮。那么现在通过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我们看到了高福利的弊端,所以说任何一个制度设计都有一个极限和临界点。”
“而我们未来设计我们的福利制度,也要兼顾它的可持续性和可成长性,如果短时间内把福利设计得过高会伤及到经济的长期增长,导致劳动力等方面的不足。这也是我们从欧债危机、美债危机要汲取的教训。”
“还有,要解决我们未来的福利欠账,也确实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对于个人收入,纳税信心化的、透明的体系,要更多的加以完善。同时完善我们税收的体系和相应的系统,也要考虑到我们的国情。如果征税的社会成本过高,也不是一个好的税收制度的设计。因此要合理征税,相对低收入者又要给予一定的保护,兼顾这两点来设置我们税收的制度和相关系统。”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关注税负话题。相关报道也是排在了新浪等网站财经榜单的前十位。
“美国百余名富翁致信奥巴马,要求国家向他们多征税”的消息传出后,我国个人“税感”沉重问题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今天《新京报》一篇文章援引了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的观点指出,无论增税还是减税,涉及的几乎都是“大众税”,而尚无主要针对高收入者的税种,这让富人多纳税的通道基本上不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也表示,由于财产登记制度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不够完善,税收征收过程中难免产生“灰色地带”,甚至一度使得我国个税成为“工资税”。
因此,高培勇建议,为中国市场经济立法的制度设计者们,该考虑为富人多纳税开凿制度通道了。
【追问】另外,有专家指出,国外高福利虽然在欧债危机时显示了弊端,但却在医疗、社保等方面让民众真正体会到了好处。而我国现阶段要考虑的却是如何补上民生欠账。对此,您怎么看?
1、【导视】机构预测,11月CPI涨幅将回落到5%以下,央行本月可能第二次下调存准率。
【播报】综合十大财经网站,“财经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闻是:
2、【导视】美国要求中国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中方回应称,这是本末倒置。
3、【导视】人民币上周出现2日跌停,有经济学家预测,未来4个月内人民币可能成为金砖国家中最疲软的货币。
4、【导视】媒体援引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的观点指出,税种缺失让富人多纳税的通道,基本不存在。
5、【导视】央行调查统计司报告称,房价拐点初显端倪;银行人士则担心出现恐慌性抛售。
【播报】稍后,我们也将为您带来最新的股市连线。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几乎所有研究机构的预测都认为, 11月CPI涨幅将回落到5%以下,其中,光大证券的预测为4.7%,长江证券为4.6%,国信证券甚至预测,涨幅低于4%。市场预期,央行最快在本月就会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对于如何看待宏观政策的调整,《人民日报经济周刊》援引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的观点认为, GDP增速和CPI涨幅双双温和下降,预示着预调微调的窗口已经开启。不过,路透中文网则引用了经济学家成思危的话,表达了另一种担忧,就是明年通胀至少将在5%以上,但货币供应不可能收紧,从全世界来看,目前都处在流动性泛滥的时刻。
【点评】董少鹏
【追问】还有一条关于行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新闻,也获得了网民较多关注。《经济导报》记者调查的数据显示,上市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大约7.5万元,高管年薪都过百万。企业的贷款利率越来越高,存款人的收益又停滞不前,银行却赚得越来越多。您怎么看?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损害吗?
【播报】财经今榜第二位,关注一下德班气候峰会的相关消息。这条新闻进入了新浪等多家网站24小时排行的前列。
对于美国要求中国承担强制减排义务,昨天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回应说,这个问题有点“本末倒置”。
解振华指出,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要求,发达国家要承担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而且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中国家也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采取积极的应对行动。
而在此前,《路透中文网》曾经发文预测说,中国和美国多年来始终难以达成共识,各国达成全球碳排放协议的希望有些渺茫。
【点评】董少鹏
【追问】德班气候峰会召开的同时,我国的第七次环保大会也将拉开帷幕,而随着各项“十二五”规划陆续发布,您觉得环保的相关板块和概念股会不会再起一波行情?你对环保行业的前景怎么看?
【播报】好,我们稍作休息,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播报】继续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即期交易市场连续出现跌停,这让人民币汇率问题今天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了布隆博格发布的一项调查指出,经济学家们预测,随着中国出口顺差持续减少,未来4个月内,人民币可能成为金砖国家中表现最疲软的货币。不过,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认为,目前央行应该有能力控制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而央行的控制意图也非常明显。
路透中文网在这个问题上,则关注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的观点。文章援引余永定的话指出,建立在升值预期上的人民币国际化近期遭受挫折,恰恰是人为推动货币国际化的结果。因此,建议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
【点评】董少鹏
【追问1】我们刚才也说到了贸易顺差问题。近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表示说,贸易顺差不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他还略带幽默地说,美国除了让中国在飞机上,用棉花吃大豆之外,其他更多的商品则对中国实行严格管制。因此,美国应该放宽出口限制,否则看着美元贬值我们也会心疼。您怎么看这样一番话?
【追问2】美国前总统卡特接受《财经》杂志的访问,今天也备受关注。卡特表示,中国崛起不是威胁,特别是对美国来说也不是坏事,但中国要赶上美国还需要至少20年。您怎么看?
【播报】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关注税负话题。相关报道也是排在了新浪等网站财经榜单的前十位。
“美国百余名富翁致信奥巴马,要求国家向他们多征税”的消息传出后,我国个人“税感”沉重问题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今天《新京报》一篇文章援引了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的观点指出,无论增税还是减税,涉及的几乎都是“大众税”,而尚无主要针对高收入者的税种,这让富人多纳税的通道基本上不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也表示,由于财产登记制度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不够完善,税收征收过程中难免产生“灰色地带”,甚至一度使得我国个税成为“工资税”。
因此,高培勇建议,为中国市场经济立法的制度设计者们,该考虑为富人多纳税开凿制度通道了。
【点评】董少鹏
【追问】另外,有专家指出,国外高福利虽然在欧债危机时显示了弊端,但却在医疗、社保等方面让民众真正体会到了好处。而我国现阶段要考虑的却是如何补上民生欠账。对此,您怎么看?
【播报】接下来我们进入股市连线。今天我们连线的分析师是日信证券投资顾问张汉石。张先生,您好!
1、您怎么看今天的大盘走势?
2、从盘面表现来看,有什么板块、个股,投资者本周需要重点关注?
3、今天是本周的第一个交易日,您对本周的行情有什么研判?对投资者的操作有什么建议?
【播报】最后,来看榜单第五位的新闻。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房价将会是什么走势?近日,央行调查统计司的报告就指出,随着房地产投资和贷款增速双双回落,房企资金趋紧,土地市场量价齐跌,房价拐点已经初现端倪。《路透中文网》也援引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的观点认为,当前楼市降价已经蔓延至二手房交易市场,下一步房价将继续调整。但一些商业银行代表却指出,房价下跌20%后会不会诱发恐慌性抛售,这是银行和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
再来关注北京、上海、河南、河北等地近期密集出台的保障房管理新政,重点瞄准了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等乱象。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英敏指出,如果违规者家庭状况一般,惩罚力度可以小一点,如果是比较富裕者或者国家公职人员,则可以加大惩罚力度。
【点评】董少鹏
【追问】再来关注户籍方面的消息,甘肃省出台新规,被征地80%以上的农民可转为城镇户口,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重庆也出台相关文件,符合相关条件的外省籍农民工可申请转户。对此,您怎么看?这对老百姓会有什么影响?
【播报】节目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网民最为关注的财经新闻。
1、【导视】机构预测,11月CPI涨幅将回落到5%以下,央行本月可能第二次下调存准率。
2、【导视】美国要求中国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中方回应称,这是本末倒置。
3、【导视】人民币上周出现2日跌停,有经济学家预测,未来4个月内人民币可能成为金砖国家中最疲软的货币。
4、【导视】媒体援引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的观点指出,税种缺失让富人多纳税的通道,基本不存在。
5、【导视】央行调查统计司报告称,房价拐点初显端倪;银行人士则担心出现恐慌性抛售。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