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评论:温州现象警示经济转型勿入歧途

      今年以来,关于温州经济的负面新闻频频曝光:先是温州楼市炒作进入“最后的疯狂”,继而是温州出现实业遭遇冷落、全民参与放贷的乱象,接着是温州大量中小企业倒闭,而眼下多位温州民企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而逃贷跑路的囧事,更是将温州经济的危情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这一系列“步步惊心”的事件中不难发现,曾经备受赞誉、活力四射的“温州模式”,已经出现了一些衰败的迹象。

 曾几何时,以市场化、民营化为主要特征的“温州模式”,和以大干快上为荣耀的“深圳速度”一起,同为中国改革开放所催生的两面旗帜。与这两面旗帜的辐射效应相对应的,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9.8%、民营企业占据中国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巨大成就。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推进经济转型战略,中国政府开始主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选择更加注重GDP内在质量、着力改善民生的发展路径,以此为标志,“深圳速度”进入“不唯快、更重质”的优化调整时期,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与此同时,或者说更早一步,“温州模式”也提出了转型升级的理念,即给分散经营、产品有限、市场单一、家族管理的“旧温州模式”注入规模集团化、经营集团化、管理精英化、销售网络化、产权现代化等新元素,使之升级为“新温州模式”。但截至目前的实践表明,“温州模式”的转型难言成功。

  “温州模式”当下面临的种种尴尬,可以从四个方面找原因。首先,“温州模式”下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善于经营、敢于打拼,但这些企业主要生产一些门槛较低的小商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竞争力不强。其次,近两年来,因为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内外消费市场疲软、土地价格飞涨、人民币升值等原因,温州企业面临多重挤压。再次,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一方面保住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也导致了“国进民退”,对民营中小企业形成排挤效应,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温州模式”受到的冲击尤其明显。最后,在资产泡沫的引诱下,温州企业家们迷恋赚快钱,热衷于PE(私募股权投资)、炒楼、放高利贷,导致实体产业“空心化”,这进一步削弱了“温州模式”的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温州经济近年来发展乏力,缺乏亮点,这几年公众对于温州的印象,也就是“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和“温州高利贷”而已。在实业为主打的情况下,适度从事一些投资或投机行业,无可厚非,后者作为副业可以形成对前者的有益补充,两者共同构成多元丰富的经济形态。而在当下的温州,昔日的副业大有取代主业之势,温州的经济转型有迷失之忧。或者说,“温州模式”在“成功”地推进另外一种“转型”:从一个以实业为本、踏实致富的经济形态,转变为一个投资兴旺、浮躁逐利的经济形态。这种已然变味的经济“转型”,对于温州来说是尴尬的,因为它不是人们期待中的愿景。

民间借贷危机:是谁“逼走”温州民企老板

  近期,号称“眼镜大王”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失踪引发网友热议,而一份网上流传的《温州老板跑路清单》更是掀起轩然大波,温州中小企业老板悄然“出逃”正现骨牌效应。

  在温州,民间借贷一直十分兴盛。据《南方周末》报道,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温州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报道,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中小企业利润率低于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借贷成本已经达到100%,或者更高,而利润率不过3%~5%,在温州,关于企业主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跑路”的例子并不鲜见。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渠道被视为对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的一种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居民创新理财意识的增强。自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放开了民间小额信贷的限制,民间信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此次逃跑老板都曾参与民间借贷,在外界看来将成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又一个爆发点,民间高息借贷潜在的风险引担忧。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撰文表示,以高利贷横行的温州为代表,中国经济亟需二次市场化改革。原因有二:管制利率与民间市场利率差价太大,导致资金大规模进入贷币市场追求利率差价;二是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渠道。事实上,在浙江、福建等地都出现过大规模的高利贷链条崩断现象。

  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表示加强金融市场的竞争、发展民间借贷是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高利贷最好的方法是鼓励大家放高利贷”,而不是禁止,因为越禁止,利息率就越高。(文/姚欢)

温州市委市政府总动员14部门全力应对民间借贷风险

  昨天,温州本地论坛先后爆出2起老板跳楼事件。

  据网友爆料,昨天下午1点多,有人从温州市区顺锦大厦22楼跳下。跳楼男子是温州市鹿城区双屿鞋都温州正得利鞋业的老板。而昨天下午4点多,同样位于双屿鞋都的温州美人鱼鞋业老板从工厂5楼跳下。

  不过也有网友爆料说,跳楼的老板只有一个,是正得利的老板,美人鱼其实是正得利的一个品牌。听说他欠了4个亿的债。

  据警方消息,他们昨天只接到一个老板跳楼的报警,这个人名下有4家企业,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之中。

  9月25日下午,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主持召开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民间借贷风险座谈会。

  昨天上午8:30,温州市政府召开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专题工作会议。

  昨天下午2:30,温州人大财经委组织召开金融工作调研座谈会。

  ……

  温州老板跑路、企业倒闭事件频频出现,这引起了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极度重视。

  几天来,温州各级政府部门放弃休息时间,都在开会,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应对当前的金融形势和民间借贷风险。一系列的措施已经形成并正付诸实施。

  任务艰巨。9月25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专门处理金融问题的机构,以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企业帮扶、民企融资协调、打击黑恶势力、倒闭企业善后处置等。

  总的工作原则是,温州市委市政府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属地管理,具体操办。

  昨天上午,温州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该工作组由温州市委市政府牵头,包括温州市纪委、宣传部、法院、劳动保障局、商务局、经信委、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会、社保局、政法委、维稳办等14个部门。各县市(区)随之成立相应的工作组。

  温州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而资金的来源,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二是民间借贷。因此,工作组肩负着两大重任:协调金融机构和企业关系,缓解企业融资难;规范民间借贷。

  其中,劳动保障、公安等部门将对企业进行低调排摸,以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金融机构:

  政府出面和银行“谈判”


  一家企业倒闭后,和其互相担保的企业,以及有业务往来的同行企业,往往受牵连出现资金困难等问题。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这时银行和民间的债主则纷纷上门讨债,使得这些企业进一步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温州眼镜行业的龙头企业信泰集团老板出逃后,和其有担保关系的十来家企业就曾遭各银行追贷,并且不再续贷。

  为了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将由各县市(区)政府出面,和辖区银行“谈判”。

  按照温州市里的精神,主要要求各银行对相应企业续贷,并且降低企业融资利率和成本。

  具体来说,就是让银行不提高利率,不抽贷,不要存贷挂钩,不附加手续费等。

  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民间借贷风险座谈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银行在关键时刻支持地方经济,银行也会相应地获得地方经济的支持。

  银行表示和企业共患难

  9月26日下午,温州银监分局、温州市金融办召集全市各家银行负责人,开了个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会议。

  温州市银监分局副局长周青冥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首要任务是树立温州良好金融生态,恢复企业信心。

  温州市银监分局向各大银行提出了几个要求,总的来说,是要把信贷资金向小企业倾斜,控制贷款利率,不变相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关于银行如何帮扶目前陷入困境的这些企业,会上作了特别的说明。

  对出现暂时流动性困难的企业不能简单停贷或收贷,应通过加强管理、贷款重组等适当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对出现清偿性危机的企业,相关债权银行要妥善做好资产保全,配合地方政府积极化解企业风险。

  对少数受担保牵连陷入困境的授信企业,要主动向政府部门报告,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会上各银行表示将联合倡议,支持温州中小企业发展,和企业共患难。

  民间借贷:

  成立地方金融监管中心

  银行贷不到款,不少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今年上半年,央行温州中心支行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规模达到了1100亿元。

  而据统计,温州市中级法院审理的案子里,涉及非法融资的金额已从过去的每天100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每天4000多万元。

  温州民间借贷的风险正在加剧。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年利率高达180%。这是年毛利润率在3%-5%之间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承受的。

  根据部署,温州下一步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成立地方金融监管中心。主要监管对象为寄售行、担保公司、典当行等。

  据温州市金融办介绍,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中心,目的是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正规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不要过多地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

  48家担保公司承诺降低保费

  温州民间有众多的非法担保公司,充当着“高利贷”的角色。

  9月26日,针对目前碰到的民间借贷风险和金融风险,温州市4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聚在一起商议对策。温州市经信委在场主持。

  温州市担保行业协会表示,目前温州确实有一些企业碰到了融资困难。担保公司应该和企业共渡难关,积极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同时适当降低保费。

  4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则发布倡议,将携手规范行业的发展。他们承诺绝不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他们还将建立信息报送平台,真实、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担保信息。

  接下来,温州有关部门将加强对担保行业的规范管理,整治非法担保公司,扶持正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使担保行业成为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缓冲带和纽带。

  公检法严厉打击暴力讨债

  随着风险的加剧,温州民间借贷纠纷高发。

  温州市龙湾区是老板跑路的重灾区。据龙湾法院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以来该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达692件,立案标的总额10亿元。

  其中9月份最为集中,短短20多天就有190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近3亿元标的额。而去年全年,在龙湾区法院立案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标的总额也只有3.6亿元。

  这仅仅是通过正规途径解决纠纷的,以非法途径的也大有人在。

  昨天上午,温州公检法通过当地媒体联合发出通告,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金融秩序稳定。

  对于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等违法行为,尤其涉黑涉恶的,司法机关将从重从快打击。

  通告还公布了其他几类坚决打击的情形,包括非法集资、恶意欠薪、哄抢企业财物、捏造事实故意散布企业倒闭等虚假消息等。

  目前这些行为比较高发,有关部门认为这都是危及企业安全的隐患。

  据都市快报 驻温州记者 甘凌峰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