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四川峨边地税:文化兴税显风采

       本报记者 尹瑶

  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活跃着一支头顶国徽、肩扛税徽的蓝色地税队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忱坚守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信念,把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到地税工作的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使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力做好聚财文章

  税收来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对地税部门来讲,大力组织收入,为国聚财是首要的大事。峨边地税局担负着全县19个乡镇428户企业和1361户个体工商户的地方税收征管工作。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契机,该局积极打造优质、文明、高效的办税环境,走出了一条以创建促税收的新路子。

  实行税收征管数据省级集中处理,是强化税收征管,实现征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客观要求。该局以数据上线为契机,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同时通过重新认真对纳税人的基础信息进行补充完善,掌握了纳税人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加强了纳税人户籍管理,夯实了征管基础。截至到目前,该县已有1599户纳税人信息纳入了管理系统,推进了税收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也让纳税人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

  以组织收入作为全年工作的中心,峨边地税局深入调查摸底、层层分解任务,查漏补缺、落实措施、挖潜增收,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地方税收从建局前1994年的1369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9856万元,年均增长44.28%;2008年税收收入增幅在全市范围内排名第一;2009年,收入总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共组织收入14984万元,实现了税收工作的新突破和大跨越。截至今年6月底,该局已完成收入6367万元,其中,入库税收收入5693万元,基金及附加收入674万元;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收入399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0.62%。

  大力倡导文明新风

  坚持把纳税服务和依法治税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同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来抓,峨边地税局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

  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该局努力提高服务效能,做到真情实感对待纳税人、真心实意服务纳税人、真抓实干帮助纳税人,营造出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服务,定期深入企业进行走访,全力扶持企业的健康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近两年来,共审核批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个体工商户120户,减免税款约54万元,审批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企业22户,减免税约2373万元;切实做好缓缴税款报批工作,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困难,扶持企业健康发展。2008年针对地震和金融风暴,通过指导企业提供资料和向上级税务机关争取,3次上报申请税款缓缴企业2户,缓缴税款2000多万元。

  为改进工作作风,该局建立符合税收征管规律和信息化要求的新流程,推进税收办理的集约化管理,认真落实和推行了“文明办税八公开”、 “一站式”、“一窗式” 服务以及“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变纳税人“多处跑、多头找”为税收机关的内部流转,不断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减轻办税负担。

  通过强化税务文化建设,凝聚起加快发展的精神力量,该局不断完善学习激励机制,加强干部培训力度;认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纳税人税收意识的力度和深度。同时,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切实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两年来,组织和开展了 “结对帮扶”、“送温暖工程”、 “义务献血”、“向灾区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构建起和谐地税的崭新形象。

来源: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