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央行2011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14日晚间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人民银行2011年的首次货币政策动作。

  此次上调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高达19%的历史高位,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5.5%.粗略估算,此次上调后,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500亿元左右。

  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95万亿元,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新增信贷规模4000多亿元。同时,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高达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超过年初预定的17%目标。

  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好流动性总闸门被列为2011年工作的重要措施被会议提了出来。

  去年信贷货币双双超目标 收缩流动性任务艰巨

  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4807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7.95万亿元,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信贷规模4500亿元。数据还显示,截至2010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7%,也超出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信贷规模和货币投放量均超出去年年初设定的目标,凸显出今年收缩流动性任务依然艰巨,预计上半年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将动作频繁。

  数据显示,2010年末,M2余额达到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12月份,受贷款增速回升、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和银行年末加大存款吸收力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M2增速略有回升。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1.2%,增幅较上月有所回落。M2、M1之间“倒剪刀差”为1.5,较上月有所收窄。

  2010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动用差别准备金率并两次加息。但仍有观点指出,调控性政策工具的运用收效尚不显著,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步伐还显得比较缓慢,有必要继续加快“回归稳健”的步伐。

  央行明确提出:“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今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归常态,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因此,收缩流动性将是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农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胡新智指出,2011年公开市场操作两级市场收益率倒挂,将导致央票发行困难,这使得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的难度在加大,央行可能更加依赖法定比率调整来回收流动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过去的常用货币政策工具,在吸收流动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央行已明确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作为今年的主要调控工具之一,为此,胡新智判断,差别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将抵消部分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由此预计全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上调2次左右。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鄂永健也认为,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上调和差别上调将会同时进行,预计其合并影响程度至少相当于准备金率统一上调4次、每次0.5个百分点左右。

  不过,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提醒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会使得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受到影响,这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其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猜测造成的“噪音”,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分析人士对于央行动用利率工具的预期仍然较高。王庆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会集中于上半年,他预计,上半年会有三次加息。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认为,今年1-7月将加息75个基点,但他建议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

  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鄂永健判断,在市场流动性总体较为充裕、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将会偏向净回笼资金;从操作品种看,2010年推出的超短期融资券进一步丰富了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排除2011年再次推出新的品种的可能;从期限结构看,在物价涨幅较高、加息预期强烈的情况下,机构对长期品种的需求意愿不大,预计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将以短期品种为主。

  拉存款初见成效 银行存贷比略降

  银行去年底疯狂揽储的行为收到了成效。央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449亿元,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实现了较快增长,而存贷比也较上个月略有降低。

  9449亿元的数额从全年来看并不处于高位,但是与去年10月以及11月分别增长1769亿元和5924亿元比较,有了明显回暖。与2009年同期相比,也多增了4428亿元。

  据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计算,去年12月人民币增量存贷比为50.87%,比上月降低44.33个百分点;人民币存量存贷比为66.72%,比上月降低0.21个百分点,这与银行在年末加大存款吸收力度以满足贷存比考核有关。

  此前,记者从地方银行人士处获悉,2010年下半年以来各银行吸储的力度一直没有消减,一是对了冲刺年底的考核指标,二是为2011年的贷款投放做先期准备,尤其是存款比接近监管红线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去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多家中小型银行均抱怨流动性紧张。

  实则,银行加大吸储力度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未雨绸缪”——为应对可能提高的监管标准。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银监会想把中国银行业做成风险最低的银行业,不断地提升银行业抵御风险的门槛,不断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如果银监会近期出台应对巴塞尔Ⅲ的中国资本补充新规的话,中国银行业还将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银监会近期将着力做好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四项监管工具的发展建设工作。流动性比率方面,将在现有流动性比例的基础上,引进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对银行在压力情况下的一个月内持续经营能力和一年以上长期资金匹配程度进行监测评价。

  今年信贷投放或前紧后松

  金融机构以超出原计划4500亿元新增贷款的成绩,向2010年递交了答卷。央行11日公布的2010年货币信贷数据显示,2010年共计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较原计划7.5万亿元超出4500亿元。其中,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807亿元,同比多增1007亿元,较上月少增833亿元。

  总体来看,全年新增贷款基本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额较2009年少增1.65万亿元。如果不考虑2010年1月份的信贷突增,其余11个月的平均信贷投放约在5000-6000亿元,基本实现了平均投放的政策调控要求,也基本保持了监管机构所期望的“3:3:2:2”信贷投放节奏。

  不过,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认为,由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旺盛,加之预期2011年信贷管控进一步趋严,导致很多企业提前借贷,2010年年底贷款增长仍然相对较高。报告指出,如果加上票据融资转为贷款的规模,新增实质性贷款实际增加了8.85万亿元,同比仅少增2700亿元,仍属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在今年全年新增的7.95万亿贷款中,36.1%由居民户贷款贡献,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贡献了约63.8%.其中,以房地产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达到了1.96万亿元,比2009年多增2600亿元。2010年12月,该类贷款有明显回落。

  此外,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的短期贷款较2009年增加了1800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则较2009年少增8000亿元,信贷结构更趋合理。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企业短期贷款的增加趋势明显,12月份短期新增贷款达到2359亿元,为全年次高值,分析认为,这说明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有所回升。

  据本报记者了解,2011年的信贷投放将不设具体目标,信贷的增长将主要参考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胀水平,其中尤其以经济增长率为主要参考指标。市场分析指出,在货币政策进一步趋紧、信贷管控更趋严格、房地产类贷款难以快速增加的情况下,预计2011年信贷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市场认为,虽然不再对外公布总体调控目标,但监管层心中对于今年的信贷总规模有一个心理底线,即7万亿-7.5万亿元,在投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前紧后松的情况。

  农行战略管理部的研究报告认为,2011年,中长期贷款需求稳定,信贷压缩空间有限,而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的压降空间也不大。此外,积极财政政策需要信贷继续支持。报告认为,2011年GDP单季增速在9%-10%之间的可能性较大,为防止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宏观政策保持一定灵活性非常必要。(上海证券报苗燕 李丹丹)

  2011新年首周放贷直逼5000亿

  消息人士12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新年过后,商业银行放贷热情高涨,年后首周新增贷款规模约在48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其中四大国有银行新增信贷量占比接近一半,约为2000亿元左右。

  上述人士表示,激增的信贷投放已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有市场人士担心,央行或采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

  目前央行已制定一套规范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计算方法,2011年起央行将对各银行按月测算及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措施,考虑到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需要一定时间,前三季度将给予商业银行依次递减的容忍度。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启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的信贷投放和去年同期相比已有减少,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在1万亿元到1.2万亿元之间。而2010年1月份新增贷款1.39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首周信贷集中投放有一定合理性。

  2010年底,在监管部门窗口指导下,商业银行控制了信贷投放速度。很多项目已完成尽职调查等贷前环节,由于总行不批额度,无法将款项投放出来。进入1月份以来,新贷款额度陆续下发,大量积压的项目贷款自然集中投放。

  按照惯例,新年后的首月,商业银行信贷激增现象非常明显。本着“早放款、早受益”的原则,商业银行一季度的信贷投放一般会达到全年信贷的四成左右。(中国证券报记者 郑中)

  央行:今年信贷将呈合理均衡态势

  去年新增贷款超过预期 但仍处于比较合理水平

  央行近日发布了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95万亿元,超过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807亿元,同比多增1007亿元。

  7.5万亿元不是“死”目标

  对于2010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95万亿元,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总体来看,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95万亿元虽然超过预期,但仍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事实上,2010年初管理层制定的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并不是一个‘死’目标,这个目标允许存在有一定弹性。此前,市场普遍预计全年信贷增加在7.5万亿至8万亿元这个区间内就是较为合理水平。”

  从全年贷款结构来看,与2009年末的信贷数据相比,2010年居民户贷款有所增加;而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相应减少了2.0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8000亿元左右,票据融资规模出现大幅下降。对此,宗良表示:“全年来看,中长期贷款仍占据不少比例,这说明2010年这一年来新建、在建项目较多,投资相对活跃。在全年信贷规模受到一定控制的情况下,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压缩票据融资而将资金投向一些中长期项目,从而造成全年票据融资大幅下降。在全年信贷规模较2009年出现不少降幅的情况下,居民贷款还有增加,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基本实现了均衡投放

  从2010年12月新增贷款来看,虽然比11月有所回落,但仍处历史较高水平,这表明建设项目和企业正常流动资金、个人贷款需求比较旺盛。同时,12月新增贷款也没有出现此前曾令市场一度担忧的“激增”态势。

  “12月贷款新增规模没有大幅攀升,说明央行持续运用公开市场净回笼操作和近期以来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年底银行信贷规模的调节发挥了积极作用。”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从全年信贷投放情况来看,除了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外,其余月份均控制在5000亿至7000亿元左右,基本实现了均衡投放。这是货币政策预见性、前瞻性调控的结果。”

  2010年以来,央行前瞻性地、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灵活开展了公开市场操作。自年初以来,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对冲了银行体系部分过剩流动性。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的态势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增加了流动性管理难度的情况下,央行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保障了全年信贷实现基本合理均衡。

  宗良表示:“预计2011年全年信贷将总体延续均衡合理态势,在注重总量上‘盯住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结构,充分发挥信贷资源对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作用。”

  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此外,外汇储备再度引起人们关注。截至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全年新增外汇储备达4481亿美元左右。有专家就此认为 ,贸易项下的资金流入一直是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方面与2010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有关,但也不排除受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影响,国际资本流入带来外汇储备增加。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2010年全年情况看,外汇储备增长规模不小,从2009年1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23992亿美元跃升为28473亿美元。在当前规模下,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严格风险管理和内控监督,进一步优化货币和资产摆布,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还应继续完善外汇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与预警,防止国际资本‘大进大出’,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 (人民日报海外版 牛娟娟)

  2011新年首周放贷直逼5000亿

  消息人士12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新年过后,商业银行放贷热情高涨,年后首周新增贷款规模约在48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其中四大国有银行新增信贷量占比接近一半,约为2000亿元左右。

  上述人士表示,激增的信贷投放已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有市场人士担心,央行或采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

  目前央行已制定一套规范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计算方法,2011年起央行将对各银行按月测算及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措施,考虑到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需要一定时间,前三季度将给予商业银行依次递减的容忍度。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启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的信贷投放和去年同期相比已有减少,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在1万亿元到1.2万亿元之间。而2010年1月份新增贷款1.39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首周信贷集中投放有一定合理性。

  2010年底,在监管部门窗口指导下,商业银行控制了信贷投放速度。很多项目已完成尽职调查等贷前环节,由于总行不批额度,无法将款项投放出来。进入1月份以来,新贷款额度陆续下发,大量积压的项目贷款自然集中投放。

  按照惯例,新年后的首月,商业银行信贷激增现象非常明显。本着“早放款、早受益”的原则,商业银行一季度的信贷投放一般会达到全年信贷的四成左右。(中国证券报记者 郑中)

  周末效应再现 A股市场缩量下跌

  周末效应再现,周五A股市场缩量下跌。上证指数收于2791.34点,跌1.29%;深圳成指收于12294.2点,跌1.04%.两市A股有299只股票上涨,1644只股票下跌。成交金额小幅上升,上海市场从上一交易日的889亿元升至916.3亿元;深圳市场从上一交易日的639.2亿元升至703.3亿元。据在线分析师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天气阴天,表明短期大盘趋势处于弱势震荡阶段。

  本周四,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上行8.11个基点,发行量则维持在30亿元的低水平,公开市场如期迎来连续第九周净投放。分析人士表示,从公开市场操作情况来看,央行保障春节流动性需求的意图比较明确,不过考虑到信贷投放、热钱流入等因素,春节前后将成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全面上调的敏感窗口。

  从今日盘面的行业跟踪情况来看,行业板块全线下跌。受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造纸行业延续昨日强势,走势较为抗跌,至收盘微跌0.13%,居跌幅榜榜末。目前医药板块已有52家公司公布业绩预告,其中预增41家(其中27家预增30%以上,占比52%),扭亏2家,预减9家。受此影响,生物制药板块走势稍强,跌0.74%,居跌幅榜倒数第二位。研究机构表示,受近期主要煤企的降价销售的影响,国内动力煤价延续下降通道。借此,煤炭板块今日全线下跌,终盘跌3.98%,高居跌幅榜榜首。此外,综合行业、房地产、玻璃行业等板块强于大盘;有色金属、非金属品和电子器件等板块弱于大盘。

  今日投资统计了10家券商对今日大盘走势的看法:看多的有2名,骑墙的8名。今日看多指数上升至20%.分析师表示,由于一月份以来的翘尾因素影响,以及物价再度反弹,后续面临的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市场普遍预期1月份CPI将再创新高达到5.5%以上,而这无疑将促使央行再度加息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多重压力之下,股指上下面临较大压力。不过,近期强势股调整幅度巨大,估值压力已有所释放,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目前也正处低位,这也抑制了股指大幅下跌的空间,因此,预计后续股指仍将围绕2800点反复震荡。同时,在线分析师数据显示,A股市场的中期趋势仍处于上涨过程中,安全持仓线为60%.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