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市声音加大 专家建议降印花税 积极信号别忽视
自标普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以来,全球股市以跌为主,中国A股更是出现跟跌不跟涨的弱势格局。近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连创年内新低。从周二盘中看,多头开始尝试组织反弹,但力度有限,成交量仍然维持在地量水平。从市场运行看,如没有利好刺激,弱势调整的格局仍将维持。但在磨人的极弱市道中也不乏积极信号闪现,只是利好效应仍需不断积累。
信号一:救市声音加大。救市声音已在近期市场持续下跌中不断出现。从国庆节期间的人民日报评论,到近期呼吁新股停发,都表达了市场人士的一种声音。我们认为,管理层应该重视这种声音。股市的持续下跌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新股无罪,但发行节奏应兼顾环境。新股的发行改革已使其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新股本身的发行并不会给市场带来实质性不利影响,但在股市持续下跌之时,管理层应暂缓新股发行,给市场一种救市的信号,给投资者一种信心和安慰。只有信心,才是影响市场的根本。
信号二:市场流动性有所缓解。为了治理通胀,前期"每月提准,每季加息"、扩大存款准备金范围等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快速收紧了流动性。但从近期来看,央行侧重于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来调整市场资金供给。数据显示,在连续九周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持续保持周净投放态势,总计向银行间市场投入了3510亿元的资金。这对于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稀释存准基数扩大的影响有积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前期市场较为浓重的流动性担忧情绪。而从物价走势来看,CPI已有高位回落的迹象,一旦CPI明显回落,市场的流动性需求会真正出现缓解。
信号三:盘面显现见底特征。从近期的盘面来看,虽然仍以下跌为主,但也不乏一些积极信号出现。一是成交量持续低迷。近两周以来,上证指数大部分交易日成交量位于600亿元以下,且新的地量水平不断被刷新。这种地量成交的频频出现,是交易双方观望情绪不断加重的结果。从周二的情况来看,成交量在下午略有放大,市场即形成了一波较好的弱势反弹。
二是新股频频破发。新股破发,是市场人气低迷的表现,也在很多情况下被认为是市场见底的征兆。从本周的新股来看,上市不少,破发的也多。周一的明泰铝业、周二的长青集团(002616)、露笑科技(002617),都是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
三是强势股补跌。从近期来看,一些前期的强势股开始出现补跌现象。一般来说,强势股是较为抗跌的,但在一轮中期下跌行情中,强势股往往到最后独木难撑,出现补跌,而补跌的出现,也往往是短期见底的信号。
四是市场热点忽隐忽现。比如近期磷化工板块的集体走强,部分券商股的持续新高,天宫一号发射带来的航天股走强,国庆长假临近带来的酒店旅游和消费类个股的遐想,等等。
总之,从趋势来看,市场仍在下降通道中运行,但其中也不乏积极信号。相信随着这些信号的不断积累,反弹的脚步也会越来越近。(证券时报)
增强股市吸引力可在税收上做文章
■本报记者 朱宝琛
通过调节税收来增强股市的吸引力是否可行?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更多的认为,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增强投资信心,提高证券市场活跃程度。为了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取消红利税也是可以考虑的。
对于2007年5月30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很多投资者是记忆犹新。那么,为增强股市吸引力,调节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否可行呢?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进一步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这是可取的。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认为,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并不是影响股市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市场的总体影响并不是很大。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自中国股市开门以来,股票交易印花税就一直伴随着中国投资者。过去20年来,中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曾经有过数次调整。最近一次调整是2008年9月19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为千分之一。
一税务专家表示,税收具有调节市场的重要功能。证券交易印花税通过影响投资者的收益,来调节双方的交易行为,是政府进行资本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证券交易印花税自新中国股市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经常使用的调控工具,它既能在市场过热时使其降温,也能在市场低迷时使其升温。
“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一方面将会直接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摩擦、提高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将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增强投资信心,提高证券市场活跃程度。”上述税务专家称。
除了证券交易印花税,股票红利税也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股票红利税,业界有过多次呼吁,认为这项税收税率应该降低,甚至减免。业内专家提出,如果不取消红利税,上市公司分配的红利并没有等额地到达投资者手中。如果可以减免,甚至是取消红利税,可以引导个人投资者更多地参与到长期投资中来。
“为鼓励上市公司分红,这可以考虑。”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表示。不过,他同时也提出,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高层持有公司股票多,他们的分红相对也就多,因此,在这方面就需要个税发挥作用了。
近年来,管理层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上市公司也在积极配合。但同时,由于股票红利税的存在,投资者对分红表现出“鸡肋心态”。
目前,我国股票红利税执行的是20%减半征收,即10%,投资者实际所得的账面现金收入是分红额的90%。而在分红除权日,分红股票的开盘参考价实行的却是按分红额的100%。这样一来,股票还没开盘,投资者的股票帐户市值就已经缩水。所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分红不感兴趣,甚至对分红股用脚投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
“如果不取消红利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率越高,造成投资人隐性贴权亏损就越大。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分红还不如不分红。”一私募人士表示。(证券日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