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婚姻法“无心插柳”房产税扩大试点“山雨”欲来

 

 

摘要:婚姻法中第八条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上周,最热闹的又是房市。

        房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多么重要,只有咱们中国人自己知道。房价疯涨,涨来涨去就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婚姻法第三次司法解释,并从13日开始实施。其中第八条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咋一看,这个规定相当于父母指定遗产给子女,无关公平问题,父母给儿子买房,儿媳没戏。同样,父母给女儿买房,女婿也没份。

        然而消息一出,引起广泛争议,“失落的丈母娘”更是成为网上围观的焦点。调查数据显示,26.7%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新的司法解释对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如家庭主妇,可能会产生不公,“这为男人出轨扫清了最后的障碍”、“会造成离婚率上升”。有女网友更是叫苦:“凭什么男人挣钱还贷,最后得到一套房,而女人挣钱养家还操持家务,离婚后却一无所有?”

        在当前调控成为楼市主旋律的情况下,婚姻法的“无心插柳",不知是否会助政府一臂之力?

        一边是二三线城市限购即将开闸,一边是房产税扩大试点等后续政策“山雨”欲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将加码的舆论近来声声急。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0个大中城市7月份房价数据,对照住建部公布的新增限购城市名单的5项建议标准,秦皇岛等14个城市面临出台限购令的压力。

        有关专家分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过去房价疯涨的城市现在环比价格滞涨,说明宏观调控已经见效。涨幅凶猛的主要是二线和三线城市,一是因为二三线城市城市化进程比较快,其次是投资和投机的资金的进入。目前在二三线城市实行限购政策最大的障碍是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和坚持,传统的财政收入壁垒必须打破;此外,游资炒作是房价飙升的罪魁祸首,市场中以社会游资为代表的非理性因素仍在躁动,因此必须继续推行限购措施,作为抵挡游资的一道围墙。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系列组合拳下,楼市观望情绪浓厚。

        在温州,一股“抛房风潮”正在掀起。日前,“资金周转急卖”、“白菜价出售”、“大降价”……极刺眼的文字出现在温州多家房产中介门店的房源信息上,刊登在温州媒体上关于抛售房产的广告多了起来,有时报纸上甚至连续几个大版面都是售房广告。据媒体调查发现,“抛房风潮”来自于两股力量:一是资金链紧张的炒房者。温州房地产市场比较特殊,投资投机成分比较多,这些炒房者资金多是借贷来的,或通过担保公司,或通过高利贷,本想短期见利后还上,但市场行情不好,成交的冷淡让不少炒房者心慌。二是急于自救的中小企业主。目前一些制造业者,在银行贷不到款,民间借贷利率又高,只好卖掉自己的房产自救。

        面对高房价,一些企业也开始行动起来。为了让员工安居乐业,减轻后顾之忧,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推出30亿元的“iHome”无息置业贷款计划,提供对象为在阿里巴巴集团服务期限满2年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大陆正式员工,这部分员工如需购置工作地首套住房(以家庭为单位)可向公司申请置业贷款。服务期在两年以上(含)、三年以下的员工,贷款额度上限为20万元;服务期为三年以上(含)的员工,贷款额度上限为30万元。并投入5亿元成立教育基金,解决员工子女的学前和小学教育问题。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马云语录之一。对员工买房给予大力资助,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让员工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阿里巴巴集团的高调,在员工中引来更强大的凝聚力,更树起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标杆。

 

来源:杭州日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