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上海公布建设重点任务 税延型养老险力争今年启动试点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已经进入到了决定时期。当前两个中心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在对两个中心建设提出更多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阶段将继续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这个核心入手,一手抓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一手抓金融发展环境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据悉,上海力争年内推出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同时,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将在综合试验区现行先试方面取得新突破。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点任务
    
    ■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方面,一是加快债券市场发展,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协同发展。二是推动建立票据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建立适合票据市场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票据交易中心。三是加快筹建保险交易所。配合保监会,建立保险交易所推进工作小组,积极推动保险交易所建设。四是建立与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市场相衔接的区域性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市场。加快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建设和运作,与证监会同意监管下的全国场外市场相衔接,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输送上市资源。五是扩大贷款转让市场规模,加快全国集中统一的信托登记体系建设并推动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发展。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方面,上海将继续推动境外企业在上海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投资者,逐步提高上海金融市场配置国际金融资源的能力。加快推进跨境ETF产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扩大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和方式。积极推动建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开展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等创新试点。继续做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人民币回流机制。支持在海外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小QFII)投资于上海资本市场,扩大境外三类银行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规模,支持境外持有人民币的合格投资者运用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内。促进沪港两地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在推动金融产品工具创新方面,研究推出利率、汇率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在已有金融产品基础上,增加相应的金融产品,基本形成完整的利率、汇率衍生产品体系。推进原油期货产品开发上市。研究推进航运金融发展的政策。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进一步研究促进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航运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缩小境内航运金融服务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快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争取今年启动试点。
    
    ■在加快金融机构集聚方面,上海将争取更多的国家级金融机构放在上海,争取吸引国际和区域性多边金融机构入驻上海。继续吸引境内外有影响的PE、VC等准金融机构入驻。
    
    ■在完善金融环境方面,首先是完善金融法制环境。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案件在上海制定管辖的范围,探索在上海组建更高级别、面向全国的专业金融法院。其次是完善有竞争力的税制环境。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税制改革的进程,探索对各类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创新进行税收支持,增强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完善贴近市场的金融监管环境。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把贴近金融市场的职能部门放在上海,或者将部分贴近市场的监管职能下放到在沪的分支机构,同时逐步增强金融市场创新自主权。
    
    此外,还将研究建立自主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积极支持在上海建立和发展立足本土的信用评级机构,逐步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时探索并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模式。深化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和开放性重组,提高地方金融机构整体发展水平。做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工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任务
    
    下一阶段,继续围绕集疏运和航运服务两大体系建设,深化综合试验区政策研究,争取在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上有新的突破,力求硬件建设与软件完善相结合,落实政策与探索创新相结合。
    
    上海将进一步完善港口、道路、越江设施、内河航道、铁路货场等的建设。积极探索中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加快启运港退税试点工作,大力推广江海直达船型。围绕航运业和航运服务业的集聚,突进航运金融发展。加快培育邮轮产业。促进国际航行创波港口供应市场的发展。加快建设航运信息平台。建设国际航运人才高地。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