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资源税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 稀土受益股解析

 

 

  资源税改革主推油气领域 稀土试点年内有望扩容

  近日曝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又将资源税改革卷入舆论焦点。该条例显示,未来油气资源税的改革力度将加大,油气资源税税率将定为5%-10%;而未来煤炭资源税的征收方式不变,资源税税率从原先的每吨0.3元人民币-5元人民币提升为每吨0.3元人民币-8元人民币,征收的力度则较业内预料的要小。

  不过,财政部专家称该方案仅为暂时过渡,未来仍存变数。5月5日,《华夏时报》记者从财政部消息人士处获悉,资源税改革今年将主要是推进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领域的改革,同时,财政部目前一直在制定下一步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并力争能在今年出台。

  年内重点改革油气稀土领域

  按照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征收办法,目前原油税额度为每吨8元至30元,而天然气税则为每千立方米2元至15元。

  我国的资源税一直被认为征收标准过低,因为石油资源属于国家和全体公民所有,开采要征税,但石油每吨最高也才30元,而国外即使德国、法国这样低税率的国家,原油资源税也为中国的34倍,美国则更高。

  我国一直在尝试资源税改革,而试点则首选了石油天然气领域。

  2010年6月1日,我国率先在新疆实施石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同年12月1日,又将新疆资源税改革方案扩大到西部内蒙古、甘肃等12个省区。

  最近,财政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曝光,该条例显示,未来油气资源税的改革力度将加大,煤炭资源税征收的力度则较业内预料的要小。《条例》将油气资源税税率定为5%-10%;而未来煤炭资源税的征收方式不变,资源税税率从原先的每吨0.3元人民币-5元人民币提升为每吨0.3元人民币-8元人民币。

  5月5日,财政部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那是个暂行条例,还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资源税改革今年将主要是推进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领域的改革。其中石油天然气领域主要是推进改革试点的扩大,而稀土领域则是在提高资源税的同时,择机推进资源税改革,可能会在以后尝试"从价征收"模式。

  试点扩容方案力争年内出

  5月5日,财政部消息人士还告诉记者,财政部同时一直在制定下一步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并力争能在今年出台,年内还是有望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可能就是在全国推广,最晚明年也会做。

  此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表示,2011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也就是在去年新疆和西部地区进行的油气产品资源税改革试点基础上,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分析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择时在全国进行推广。

  谢旭人认为,资源税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有利于促进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够相应地增加中西部地区、资源富集地区的财政收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针对未来征收方式,谢旭人称将要按照"正税轻费"的原则,清理政府非税收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近日也曾透露,目前正在制订下一步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但不确定年内是否出台。

  据记者了解,从新疆方面目前的试点来看,资源税改革后,石油企业资源税支出基本上占其利润总额的5%-7%,因近两年国际油价暴涨,原油开采利润较高,这个税收额度对企业影响不大,试点改革基本上已经可以成功推广。

  目前,中国在资源方面的税费种类包含资源税、特别收益金以及矿产资源使用补偿税等。近年来,税务部门对石油、天然气等部分资源性产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

  此外,根据1994 年颁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与资源有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管理,目前补偿费率为0.5% 到4%。2006 年还开征了被戏称为"暴利税"的石油特别收益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所长、石油行业专家陈凤英则表示,对一个行业的税种应该尽量统一,石油企业是高投入的行业,近年来利润较高,纳税也很高,保证石油行业有一定的利润水平有利于石油勘探、研发,石油行业往往涵盖上下游,上游的利润可能用来补偿下游。

  中石油中海油受影响较大

  对一直嚷嚷炼油亏损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来说,国际油价近日走跌,则是一个不亚于可能加征资源税的坏消息。

  美元上涨、美国经济的疲弱导致投资者对原油需求的担忧,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可能增产的消息,导致被投机商推高的油价和大宗商品在近日持续下跌,原油市场充斥着大规模的卖盘行为,国际油价出现罕见暴跌,纽约和伦敦市场油价跌幅均超过8%,纽约油价跌破每桶100美元。

  5月5日,收盘时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轻质原油6月期货结算价每桶99.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9.44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结算价每桶110.8美元,下跌10.39美元。

  随着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近日因原油暴跌而逐步回落,国内成品油零售最高限价上调预期转而变成了逐步加大的下调预期。

  "国际油价下跌虽然缓冲了炼油压力,但上游原油利润被压缩更严重。"中石油内部人士称。

  目前,我国三大石油巨头中,中石油和中海油的业务重点分别在上游陆上勘探开发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而中石化业务重心则是中下游炼化行业。

  而在国际油价突然暴跌的时候,三大石油巨头可能又将被加征资源税,受到影响最大的势必是拥有较多国内原油天然气资源的中石油和中海油。

  近日有知情人士称,中石化集团和中石油集团已经向监管部门建议,要求减免成品油消费税,以缓解原油价格高涨之际炼油业务面临的压力。据上述财政部内部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对原油上游征收的税,一部分可以用来弥补油价暴涨时的炼油亏损,这个值得研究。(华夏时报)

  煤炭资源税受制电荒暂缓 10倍稀土资源税被消化

  此次要掀起的资源税改革旋风波及到的重点不仅仅是油气资源税,还包括了稀土资源税。而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统一调整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上调幅度逾10倍。然而,一直千呼万唤的煤炭资源税征收方式改革,却因为受制电荒和稳定煤价的因素,仅微幅上调税率。

  稀土资源税上调促整合

  5月5日,财政部消息人士告诉华夏时报 记者,稀土行业是今年资源税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

  据记者了解,稀土大省内蒙古从4月1日起,对区内稀土资源执行新的资源税征收标准,对全区稀土矿原矿,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以及其他稀土矿,适用税额为60元/吨。开采与铁矿共生、伴生的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等稀土矿,除征收铁矿石资源税外,按规定税额标准征收稀土资源税。

  为解决稀土企业相对分散、开采方式粗放、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开始减少稀土出口,但这些措施的作用并不明显。

  银河证券研究所认为,本次调价看似轻稀土和中重稀土税率不同,但实际上由于稀土含量原因,南方的中重稀土税率略重。此次政策大幅度提高稀土资源税税额的目的还是促进行业整合,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稀土行业优势公司,因此有利于行业内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包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调整仍延续了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而非按从价定率征收,加上近日稀土价格猛涨,资源税上调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已经被涨价所抵消。据悉,本次征税将增加包钢稀土(600111)全年成本7.2亿元。

  煤炭资源税改革暂缓

  财政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显示,未来煤炭资源税的征收方式不变。

  政府一直计划变革煤炭资源税从"从量征收"转为"从价征收"模式,后者将大幅提升煤矿的资源税成本。但此次调整不仅未对煤炭资源税征收方式进行改革,甚至资源税税率也仅是微调,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政府为了缓解通胀压力一直在限制煤价。

  3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和拉闸限电现象。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地呈现电力短缺态势,逼迫各地纷纷开始采取拉闸限电和让电措施。而淡季电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价涨幅过快以及缺煤。这迫使国家发改委于4月27日紧急约谈神华、中煤、大同煤矿等4家煤炭企业,沟通煤炭市场情况。同时,国家发改委还重申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不得上涨,要跟2010年保持一致,现货价格则按照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来调节。

  "政府暂缓煤炭资源税征收方式改革,主要是为了稳定煤价,目前国内通胀压力很大,而稳定煤价这一基础能源价格则对缓解通胀压力至关重要。"河南平煤一人士认为。(上海证券报)

  稀土整合大刀阔斧 内蒙有望产生示范效应

  中投顾问提示: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指出,按照方案,35家企业之外的稀土企业未来将被作为非法企业对待,35家企业内部的整合将以包钢稀土为中坚力量进行整合。文/中投顾问

  5月4日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显示,自治区内除包钢稀土公司以外的稀土采选、冶炼分离企业均列入整合淘汰,涉及全区35户企业。整合方式为兼并重组、补偿关闭、淘汰关停三种形式交叉进行。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指出,按照方案,35家企业之外的稀土企业未来将被作为非法企业对待,35家企业内部的整合将以包钢稀土为中坚力量进行整合。此次整合对包钢稀土而言,无疑能带来利好,未来自治区内稀土上游行业将实现包钢稀土专营,若整合能落实到实处,将为全国稀土行业的整合带来示范性的效益。

  近年来,每一轮政策都是稀土价格上涨的推手,但是就此次整合而言,长期来看,稀土上游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提升行业定价权、话语权,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同时有助于提升包钢稀土的市场地位。但是短期来看,风险同样存在,企业数量急剧缩减会极大地影响贸易商的市场竞争。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短期内,稀土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首先,基本的供需关系影响着市场价格,目前稀土行业的供需缺口仍然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改观;其次,全国范围内的稀土整合将加剧市场产量以及价格的波动,企业重组与淘汰将极大改变稀土行业的市场布局。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稀土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取得最终要体现在大型企业上,目前国内资源整合较好的依然只有包钢稀土一家,其余大型央企和地方企业大部分初入这个行业,技术经验不足,科技攻关能力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行业的资源整合仍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江西赣州大力整顿稀土钨产业

  中广网南昌5月6日消息(记者蔡福津 赣州台沈汉华)江西赣州市大力整顿钨、稀土开采、经营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发展精深加工,加快资源导向型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2003年前,赣州每年开采额为3万吨的钨,现在每年开采额为不到2万吨;以前稀土每年开采量为1万多吨,现在下降到7000多吨。但是,钨、稀土产品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0多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超200亿元,产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目前,赣州正朝着"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千亿元产值的钨、稀土产业集群"目标迈进。(中国广播网)

  高盛:稀土供应缺口或于今年达峰值

  高盛集团昨日称,稀土供应的全球性缺口或于今年达到峰值,2013年起可能逐渐转为供大于求。高盛集团的分析师同时表示,未来18个月内,稀土价格呈上扬趋势。

  高盛分析师马尔科姆· 索斯伍德(Malcolm Southwood)昨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2011年全球稀土供应赤字达18734吨,相当于总需求的13.2%。然而,2013年,全球将出现稀土供大于求的情况,2014年供应过剩量将上升到5860吨,占预计需求的3.2%。

  索斯伍德同时表示,虽然稀土供给未来面临过剩风险,但短期而言,稀土价格很可能继续上升。该分析师表示:"我们预计,2011年及2012年稀土供应仍然很紧张,稀土价格在未来18个月内呈上扬趋势。2013年会出现比较均衡的市场,至少丰富的轻稀土会有些许盈余,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稀土的价格会有所下降。"

  资料显示,稀土是17种特殊金属元素的统称,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自2010年7月以来,中国的稀土价格大幅度上涨。有统计数据显示,稀土价格在过去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飙升了四五倍,令稀土下游产业发展受到巨大压力。稀土行业专家窦学宏认为,稀土价格暴涨主要与国外加大稀土储备的行为有关,此外,流通领域也存在人为炒作,有些贸易商趁机囤积居奇。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稀土产量在全球产量中约占90%。高盛预计,中国的稀土产量今年将下降2.5%,2012年将恢复增长。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曾表示,2010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总量比2009年减少了30%左右。但同时也表示,中国会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按照世贸规则来管理稀土的出口配额。(东方早报)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