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消费税几何
日前媒体报道了“一包10元钱的香烟包含了差不多5元钱的消费
税”,引发公众关注。不久,山东省某政协委员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
时表示,每1元钱的馒头就包含了17%也就是近2毛钱的增值税。后有
专家指出,消费者承担的香烟税近60%,“馒头税”实际只有4%而已。
暨个税起征点调至3000元后,一不留神,“馒头税”、“香烟税”成
为了继“蒜你狠”、“豆你玩”之后的又一公众关注热点。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消费了多少税?这些不知不觉间消费的税收
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为此做了调查。
稀里糊涂当了纳税人
赵小姐在一家4S店保养汽车,店里打出的发票上显示她花费900
元,其中含税130.7元。她告诉记者:“提起交税,大部分人的第一
反应就是每月从工资里扣的个人所得税。其实,除了个税,我们衣食
住行等各方面的消费支出都早已经交着税呢。我知道每月挣了多少钱
,不知道自己交了多少税啊。”
生活中,像赵小姐一样,很多市民对于自己的纳税情况并不了解,
对自己的纳税人的身份缺乏认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种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了消费过程的各个层面。例如,你去餐馆吃
一次饭,最后的结账金额中有5.5%就是税收,分别是营业税和城建税,
而假设你买一包8元钱的香烟,其中有4.7元作为消费税进入了国库,
此外,如果你买一件100元的衣服,其中就包含14.53元的增值税和1.
45元的城建税。
能否明明白白缴税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仅仅是国人日常所缴税收的一部分,由于我
国实行含税价,因此,每购买一件商品,每享受一次服务,都要向政
府交一次税。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中国税法规定的税种有20多种,
但并不是每个纳税人都要缴纳所有税种。纳税人发生了税法规定的应
税行为,需要缴纳相应的税种。就个人而言,除个人所得税外,日常
生活中还有燃油税、增值税、营业税、版权税、印花税等。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宋丽颖解释,我国的个人所得
税实际在整个税收里所占比例较小,国家的大部分税收来源于流转税。
以价内税方式征收的流转税,是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
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包括增值
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流转税与商品流通相关,它最终体现
在消费层面,都由消费者直接承担,由于税率不同,很难清楚地计算
出每个人在消费时到底交了多少税。我国流转税成为财政主要税种,
占到纳税总额的60%以上,超过发达国家50%的比率,由此形成网友
所谓的在中国纳税的极高痛苦指数的体验。
减税可否为民生减负
近些年来,随着现实的改善,中国税收的实际征收率大幅提高,
由上世纪90年代的大约50%,增长到了如今的70%以上。税收上去了,
在公共财政的使用不透明的制度语境中,纳税人担心从自己的收入中
让渡出的税款的去向。
中央财大发布的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称,与世界各国相比,我
国目前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从
财政支出角度看,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存在着
一些不对称,衡量税负轻重应与政府提供的民生支出挂钩。一些发达
国家,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著称的北欧国家丹麦为例,
2007年政府的福利性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70.25%。在德
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分别达68.84%、58.73
%、56.73%、57.11%。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公共福利方面的财政
支出也高于我国,由于“高税负”产生“高福利”,这些国家中的公
民并没有对自己国家的税收政策产生很大的反感情绪。
相反,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占财政支出这一比重相对较低,
2007年我国这方面的数据累计不足30%。2009年中央财政的社会保障
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水平分别为7.63%、2.7%、4.52%,
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有论点指出,我国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国
家行列,人均 GDP 水平不高,因此宏观税负水平不宜过高。报告建议
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厘清税费关系,调整税收制度、完善财税体制以
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公共财政的建设。
对于减税与民生的关系,宋丽颖教授指出,发达国家个税是主体
税种,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而我国流转税领域税赋偏重。减税
政策特别是减轻流转环节税收,将很大程度上让普通人得益,为企业、
农户、消费者减负,也是扩内需、稳定物价的一个利好政策。
(本报记者 晓霞 实习生 刘兰)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