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动态

奢侈品进口关税有望下调 专家建议可分层征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降低进口的关税,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的关税,是大势所趋,各个部门对这一点也是有基础和共识的。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我国关税不断降低,平均关税已从15.3%降到9.8%,中国对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也已占到世界各国进口的第二位,在此背景下,我国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为何还要降低?

  中高档消费品关税高吗?

  “我国目前中高档商品的关税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表示,这与我国以往的贸易政策有关。“以往的思路是:消费品进口多了对国内没有什么好处,冲击国内产业;而半制成品、高技术产品等则对国内生产有好处。把生产和消费分得很开。所以,在进口管理中,对生产性、高技术、装备业等领域的商品关税相对较低,而消费品,特别是中高档消费品及奢侈品的关税则一直比较高。”

  关税较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部分商品的内外售价差别较大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大陆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由此便催生了海外消费及代购的热潮,近年来,这一现象更是日渐突出。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2010年2月初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而几乎同期中国人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累计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由此导致的税收流失,其数字相当可观。

  不仅如此,姚坚指出,这么多的中国海外游客,所带回来的商品都没有计入到海关统计里面,这实际上导致了对中国的进口低估了数百亿美元的规模,也就会影响到对于贸易平衡的判断。

  此外,姚坚也表示,随着国内消费档次的提高,以前认为的奢侈型的消费品只不过在现在变成了普通的消费品,所以政策的制定和体系也面临着挑战。

  不过,对此也有不同的意见,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就表示,片面谈降低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决策被短视和局部利益绑架之虞。

  降低关税意味着什么?

  “降低关税,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是:把部分海外消费拉回国内,这对扩大国内消费,拉动就业和服务业有一定的好处。”马宇说。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扩大内需和扩大进口的政策,降低中高档消费品的价格也被认为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不过,马宇也表示,在这些表面因素之外,中高档消费品关税下调的重要性在于,它反映出的是我国贸易政策基本点的变化。“我国的贸易政策开始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再过多重视企业的利益。”马宇表示,这也体现出政府执政理念的改变。同时,这也是我国企业已成长壮大的表现,“这是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选择。”马宇说,“我国企业已经过了幼稚期,过了靠高关税等壁垒保护的阶段,目前,中国各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强,此时的贸易政策,不应该还是保护,而应该是开放,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公平竞争,只有如此,中国的高档次商品才能出来,否则,只能是中低档徘徊。”

  奢侈品会不会马上降价?

  据了解,近日几大国际奢侈品品牌高层,将与财政部、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举行关门会议,探讨如何设置奢侈品税率模型,“使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内需同步提振。”

  “我们希望能在十一前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让消费者对奢侈品价格调整有预期,把这部分消费者留在国内,因为接下来就是圣诞节、元旦、春节连续的购物高峰。”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执行长欧阳坤告诉记者。

  据知情人士介绍,化妆品、奶粉、钟表、服装类产品、进口箱包、鞋帽等产品,都有降税或免税空间,一个庞大的购物回流高潮可期。

  奢侈品分层征收

  而要系统解决上述诸问题,“需要一个综合的对策来解决”。

  “奢侈品税征收目标和商品层次一定要清楚,现在是不清不楚。”欧阳坤表示。

  世界奢侈品协会曾经建议,把奢侈品从价格和税率上拉开层次,比如真正的奢侈品,名表、珠宝、顶级皮具可以无条件征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香水、化妆品,中高端的品牌服饰,则应适当拉开价格层次,根据价格层次分别征税。

  “如果在征税体系中分层次征税,价格越贵税率越高,有利于防止品牌在中国恶性涨价。” 欧阳坤告诉记者。

  欧阳同时指出,若实行分层税务调整,比如对一万元以上和一万元以下分开征税,让品牌自己去选择通过关税来限制价格总体增长,这样品牌会把产品与相应的消费者做匹配,一部分购买限量版,一部分购买初级产品,这样一部分消费者就不用跑到香港、欧洲去买东西了。

  此外,欧阳指出,我国征收奢侈品税的范围还不是很明确,征税究竟与价格有关系,还是与中国人购买品牌的意识有关,还不清楚。

  “如果与价格有关,就把商品分层,比如某品牌有表、包、香水、化妆品,就可以取消香水、化妆品征税,使得其国内价格与欧美同步,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把流失的消费拉回国内,也可以弥补减税对财政造成的损失。”欧阳称。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也认为,当前我国进口税征收模式已跟不上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产品已不再是奢侈品,设置进口税税率时,不宜再将该部分产品定义为奢侈品征收高税,“把这部分产品重新分类后,即可划定出减免进口税的空间”。

  按照这样的标准判断,目前减免税可行的主要领域集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从广义范围内看,日化用品、钟表、服装类产品、进口箱包、鞋帽等产品都有降税的空间。

  赵萍介绍,以化妆品为例,部分化妆品被定义为奢侈品,在进口过程中被征收30%的消费税。但目前大部分居民已具备消费化妆品的能力,消费税作为引导消费结构税种的作用在下降,税负无疑应有相应的降低或减免。

  此外,对国外的奶粉而言,虽已不征消费税,但仍有高达57%的进口税,对这类产品的征税可能在进行相关调研后进行调低。

  当然,税率下降虽然是一个大方向,但过程中却不能不考虑消费市场整体接受的程度。知情人士介绍,“奢侈品牌征税具体化,相关部门正在最后征集及审理意见”。

(中国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