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油价6月1日大幅下跌
新华网纽约6月1日电 由于美国不利经济数据影响原油需求预期,国际油价1日大幅下跌。
当天,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就业服务公司发布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非农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岗位仅3.8万个,增幅远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计的17.5万个,为2010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美国权威行业研究机构供应管理协会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4月份的60.4降至53.5,说明美国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大幅放缓。加之欧洲公布的制造业数据不尽人意,原油需求前景黯淡。
当天,跟踪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变化情况的美元汇率指数小幅上涨,也对油价构成不利因素。
未来几日,美国将公布一系列就业数据和行业数据,美国能源情报署也将于2日公布上周原油库存报告,其结果都将影响油价走势。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41美元,收于每桶100.29美元,跌幅为2.35%。伦敦市场7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0美元,收于每桶114.53美元,跌幅为1.88%。
10% 油价5月首现月度下跌
国际油价5月份出现2011年以来首个月度跌幅,纽约油价当月下跌近10%。5月31日,纽约油价受美元走弱推动收于每桶102.70美元,但仍较5月1日下跌9.53%,为5个月以来首次月度下跌。伦敦布伦特油价收于每桶116.73美元,较月初下跌6.71%,也是2011年以来首次月度下跌。
分析人士认为,5月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原油需求前景黯淡。之前原油价格上涨过快也积累了一定风险,市场有回调需求。
对于油价中长期走势,“股神”巴菲特看空原油,认为原油市场在过去两年累积了大量投机资金,今年下半年将延续跌势而进入熊市。
但高盛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今年底将达每桶120美元,2012年年底将达到每桶140美元。摩根大通认为,到2011年第三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将达到每桶130美元。 据新华社
美宽松政策难退出 六月国际油市变数多
今年5月的国际油价突现跌势,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下滑,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价高达11%的跌幅更是成为过去一年的月度跌幅之最。
在此背景下,国际油价的6月走势受到了格外关注。从目前情况来看,油价走势将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产量决定、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前景、欧债危机动态及中东北非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考虑到国际油价在本月下旬波动区间基本稳定的事实,6月的国际油价有可能继续徘徊在“十字路口”。
欧佩克会否增产
如不考虑欧债危机、中东北非局势及其他未知领域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那么,欧佩克定于8日在维也纳召开的第159次石油部长会议,将成为本月第一个可能引发原油市场波动的重大事件。
作为覆盖了全球大多数主要原油输出国的组织,欧佩克的原油产量一直被认为是国际油价的主导力量之一,该组织也因此感受到了强大的增产压力。为应对这一局面,从今年1月下旬中东局势显现动荡迹象开始,欧佩克就连续发话:既不会为提高产量提前召开会议,也不希望国际社会对其增产幅度有大的期待,此外还在5月反复强调回落之后的国际油价更准确地反映了供需基本面。就在上周,作为欧佩克成员的卡塔尔还预计,该组织“或再度维持产量目标不变”。
不过,包括欧佩克本身在内的几乎全部原油市场权威机构都认定,国际原油需求今年仍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而中期的需求涨势则更是确定无疑。再加上欧佩克内部成员的“创收”需求,欧佩克也许会在8日实施有限增产。
美量化宽松政策影响深远
相比之下,在上月迅速蔓延、深化的欧债危机,可能在6月迎来一些利好;而过去两个月里对市场影响愈发减少的中东北非局势,也更有可能呈现出继续“收敛”的态势。因此,如果将无法预计的突发情况排除在外,来自欧洲和中东的影响因素严重影响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上述背景下,最可能在欧佩克会议后再度掀起原油市场波澜的事件,就只剩下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了。在理论上,一旦美联储宣布如期终结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且不会实施更多的量化宽松措施,美元可能迎来反弹的良机。而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来说,美元的反弹就意味着一轮价格回落将不可避免。
然而,从近期美国出炉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就业数据、消费者支出,还是对经济增长态势反应更为直接的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都在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的放缓。考虑到美国的核心通胀水平依然维持在经济可以承受的水平,以“完全就业”和“物价稳定”为职责的美联储,确实有可能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计划来促进经济复苏和就业市场回暖,尽管其前两轮计划的效果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欧佩克维持产量不变和美联储终结量化宽松计划,仍是预期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两大因素虽然前者支撑、后者打压国际油价,但其变数对市场的影响力却差异明显。
一方面,如欧佩克实施增产,那么除该消息本身的震撼性之外,市场也许不会出现大的、具有较强持续性的反应,因为在利比亚原油供应中断以来,欧佩克其他成员事实上的增产已令该组织整体产量有所提升。换言之,只有当欧佩克的增产幅度足够大时,市场才会作出实质性反应。
另一方面,一旦美联储出台更多量化宽松措施,那么从美联储货币政策到美元再到国际油价的整个链条,将呈现截然相反的波动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讲,美联储可能释放的货币政策“口风”及量化宽松计划是否终结,对于国际原油市场的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欧佩克定于8日召开的石油部长会议结果,可能引发原油市场波动。图为该组织位于维也纳的总部。
美QE2退出或为油市增添变量
美联储(Fed)大规模收购公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6月将如期退场,届时可能为油市凭添变量,因为美国经济及美元走势可能受冲击,进而对油价产生深远影响。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部分分析师认为,QE2结束会推升美元汇价、重创油价,符合美元与油价向来呈现明显反向走势的现象。
不过美元前景并不确定,与油价之间的关联性也可能松动,因为超宽松货币政策告终可能冲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经济复苏,且影响扩散至全球。
摩根大通公司原油研究部门全球主管伊格说:“油价取决于石油的供需,而非美元的价值。除非美元大幅波动,否则会有更重要的议题牵动油价,如利比亚停产使全球供给出现严重短缺,或美国紧缩货币政策重创全球需求。”
油价是否牵动美元,或反过来油价受美元影响,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而追踪油、汇市的交易员观察两者关联,在不符合走势时下单作多或空,更强化两者的相关程度。
今年来迄5月4日,美元兑欧元汇价大跌12%至接近1.5美元兑1欧元,随后快速回涨逾6%。原油价格则在5月初重挫15%,后来虽小幅回升,仍较月初下跌约6%。
但QE2结束对经济成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使油价与美元典型的负相关混沌不明。若迹象显示经济持续疲弱,光靠美元走软将不足以支撑高油价。
东方汇理银行说:“油价超过110美元显然无法持久,且将重创需求。”该银行预料,油价在今年下半年前会跌至每桶约85美元。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