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你们的带薪假期休了么?

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开始了,忙碌了一年的你,是不是特别想给自己放个假?但是,又怕被扣工资,迟迟说不出“我想休假”。这时候就需要“带薪休假”来拯救你。既能享受休闲假期,工资又能照拿不误,真的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带薪休假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吗?

  1、什么条件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连续工作满12个月,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2、带薪年休假应该有多少天?

  工作年数在1—10年之间,可以休5天;

  工作年数在10—20年之间,可以休10天;

  工作年数大于20年,可以休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3、哪些情况不能休带薪年休假?

  ①依法享受寒暑假。

  ②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③工作年数在1—10年之间,请病假2个月以上;工作年数在10—20年之间,请病假3个月以上;工作年数大于20年,请病假4个月以上

  4、企业让职工在固定时间休假是否合理?

  单位拥有自主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权利,但从立法的本意来看,希望企业兼顾和协调好各方权益。

  5、哪些假不与带薪年休假抵充?

  产假、探亲假、婚丧假、工伤停工

  6、换了新单位,原单位的带薪年休假怎么算?

  公式:本单位工作年数÷365×(应当全年享受的年休假-已经使用的)

  7、什么情况下,带薪年休假可以折合成钱呢?

  单位没有办法安排员工休假,并征得员工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将带薪年休假折合成钱。

  8、带薪年休假可以顺延到第二年吗?

  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顺延到次年

  9、带薪年休假怎样转化为工资?

  工资:月工资÷21.75×300%

  300%包含了正常出勤的工资,即只要额外支付200%。若是个人提出不休年休假,则不需要支付3倍工资。

  10、可以分段休假吗?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休年假,年假在一年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安排。

  除了年假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会遇到这些“假”,每一个都与你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事假】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经用人单位批准的假期,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

  【病假】

  医疗期待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法定的病假工作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婚丧假】

  婚丧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以及其直系亲属死亡时依法享受的假期。职工本人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婚假增加7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

  职工配偶或直系亲属(子女、职工本人及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时,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给予丧假3天。

  职工婚丧假期间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探亲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工资。

  【产假】

  女职工保胎、产假、哺乳等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怀孕,发生流产先兆、早产先兆,经医生诊断证明需保胎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安排休息,但不计入医疗期,用人单位为其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80%的工资。

  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各地标准不一。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用人单位应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依法参加社会活动】

  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社会活动包括: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充当人民法庭证明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时间;担任集体协商代表期间,因履行代表职责,参加集体协商而占用的工作时间;其它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

  但是,在具体的落实情况中,不同单位企业出现了“旱涝不均”的现象。机关事业单位、外企实施得较好,但许多私企的双休日也无法保证,带薪休年假更是"奢侈品"。

  企业隐形压迫不少公司频出"歪招",有形无形地夺走了员工的带薪休假权。比如"合同障眼法",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必须遵守《员工手册》",将此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并在《员工手册》中加入限制结婚、生育、休假等规定。还有一些单位用"工作需求"等借口剥夺员工合法休假权益,一些公司甚至明确表示,如果"带薪休假",当月奖金会因为缺勤而泡汤。

  员工"被全勤"

  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大,不少职工表示曾因"保饭碗"而主动或被动放弃"带薪年休假"。不少企业实行"计件制",员工顾及收入而不得不主动放弃"带薪年假"。

  落实较难

  我国劳动法虽明确了带薪休假制度,但执行时具体操作有一定弹性空间,缺乏明确可操作的依据,尤其是在实施中经常被一些私营企业打折扣。

  今年的假期你还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