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税动态
邓海建:低税能否向日常消费品延伸?
20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正式实施,三亚免税店开门迎客。据悉,当地当日客流超过7千人,部分商品十分钟内断货。众多名牌店开门仅6分钟便拉起红色警戒线,开始让游客分批进场。(4月21日《广州日报》)
“7000多人入店,成交了2480笔单子”,现实再次印证了几个逻辑:一者,高端消费者对于税负或价格其实也很敏感;二者,国内消费市场的“刚需”不比房地产市场弱,说得直白一点,有钱的、愿意花
钱的并不在少数,关键是我们的市场如何调动群众的消费意愿,如何塑造公众的消费信心。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显示了在高端零售业这个环节打通价格下行的政策空间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7000人扫货”也是内需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的是民众对国内某些消费市场的疲态与失望,更照出了终端价格中高税负对消费意愿的钳制与蚕食。内需不旺常成为经济不振的合理说辞,但在GDP快速增长的今天,
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依然势头不健,该检讨的是居民还是市场呢?
“离岛免税”政策眼下还是高收入群体的饕餮盛宴。如果“免税”或“低税”的试点能从奢侈品向普通消费品延伸,同样可能激发消费热潮。这些天,公众都在热议个税3000的起征点,但在个税之外,如果消费税也能“平价”一点,这不仅是消费者的利好,对于生产经营者、交易市场都将带来机构性影响。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