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续趋稳 短期内可利好新兴市场股债
摩根资产管理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撰文指出,今年第二季,中国本地生产总值数据令人惊喜,是否反映经济靠稳?本文将审视近期数据反映的经济状况。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经济于上半年有所改善,按年增长维持于6.7%,优于市场预期的6.6%,以按季年化基准计算,第二季增长1.8%,较预期的1.6%及第一季经修订的1.2%为佳。名义本地生产总值方面,按年增速由第一季的7.2%升至第二季的8.4%,应可利好企业盈利及消费增长。此外,消费于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的占比由2015年的59.9%,升至今年上半年的73.4%,反映经济再平衡方面的进展。而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则由42.6%跌至37.0%,净出口跌10.4%,继续拖累增长表现。 再平衡取得进展 6月份的经济活动指标大多令人惊喜,尤以工业生产及零售销售表现稳健为甚。上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的幅度较预期大,基建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按年增长21.7%,但这仍不足以缓冲制造业及房地产固投增长减弱的影响。公用事业的生产及供应较之前为佳,有助推动工业活动表现。当中电力、原油及钢铁生产出现广泛改善,分别按年升2.1%、3.2%及3.2%,有色金属及水泥生产则分别降至-1.2%及2.6%。 零售销售增长较以往强劲,主要是受惠于家用电器销售表现较佳,按年增长由5月份的0.7%大幅加速至6月份的12.3%。网上零售销售亦继续以稳健步伐上升,今年首5个月按年升27.7%,上半年整体则升28.2%。 零售销售上升,反映消费表现坚稳,继续支撑整体增长,并反映经济再平衡取得进展。然而,展望未来,在矿业及金属业等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影响下,我们认为消费增长的势头或不足以完全抵消私人及制造业投资持续恶化的影响。 货币及信贷方面,信贷增长于4月份显著放缓,5月仍表现低迷,至6月终见反弹。受惠于按揭贷款需求持续强劲,以及上半年结束时放款量出现季节性的加速上升,人民币借贷及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均于6月份录得超乎预期的升幅。我们认为,6月份经济数据整体向好,暗示当局有机会停止放宽货币政策。 数据佳短期利股债 尽管全球不明朗因素阴霾未散,但中国第二季及6月份经济数据较预期为佳,某程度上缓和了市场对中国前景的担忧,有助减低其对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忧虑。中国状况的发展可大大影响市场对新兴市场的看法,因此中国的第二季及6月份数据表现强劲,应可纾缓早前打击投资者冒险意欲的全球风险因素,短期内可利好新兴市场股市及债市。 虽然如此,随着之前宽松刺激措施的影响开始消退,加上当局看来不大可能实时放宽政策,我们预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温和放缓。当局应会多加观察,然后再决定是否于今年余下时间进一步放宽政策。 下半年增长温和放缓 较为正面的是,今年上半年服务业以至其他新行业(例如环保、健康护理及信息科技业)表现突出,亦有稳健增长,意味着专注于中国政府扶持政策及增长再平衡概念(例如电子商贸、互联网、旅游业及教育等长远结构性增长行业)的主动型投资策略,可为投资者提供潜在增长机会。(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