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季度平稳增长 外界担忧中国经济过虑了
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撰文指出,国家统计局在上周五公布了内地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增长6.7%。中央政府指出,自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如此看来,外界担忧中国经济是否过虑了?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内地GDP企稳早有讯号。早在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就指出,目前内地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3天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就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和企业家的看法和建议。
整体而言,第二季度经济延续了第一季度平稳增长的态势,内地需求起到了顶梁柱作用,物价水平整体稳定,各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经济等快速发展,带动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00万人等。
目前,内地经济增长呈L形,GDP有可能呈现窄幅波动。下半年中央政府仍需要实施稳增长政策,用以对冲内地经济下行压力,需要靠投资发力,尤其有赖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投资发力。而国债、政策性银行专项债、推广PPP等,都是可能的政策选项。
年底前降准不减息
在计算GDP的数据上,内地首次使用新的GDP核算法,将研发支出直接当作GDP而不是消耗,将研发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之下。故此,研发支出首次产生量化指标。今年上半年,研发对GDP增速影响0.02个百分点。这对促进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有着明确鼓励,也是改革的深意所在。
不过,内地第二季度宏观形势的确让人捏了把汗。一方面,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另一方面,内地经济面对了不少挑战。观察近期数据,6月内地制造业PMI为50.0%,比5月微降0.1个百分点,处于临界点,制造业目前看似平稳,但未来动力正在减弱,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就增长而言,小型企业PMI回落幅度较大,为47.4%,比5月下降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今年1至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按年名义增长3.9%,增长速度比2015年回落6.2个百分点。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
内地民间投资意愿下降影响了经济增长后劲,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进入多变的时期,为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稳定性。估计内地经济在明年第一季度前不会见底,年底前不会明显反弹,经济的底部有可能就在第四季度。
整体而言,2016年下半年内地经济复甦仍面临不少压力,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的空间。信贷投放力度可以增加,贷款平均利率将整体下行,而债券及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将被更多采用。不过,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再度减息的机会较低,始终人民币需要承受贬值压力。故此笔者预计,年底前将有一次降准,但不会有减息。
目前,内地房地产正面临不断攀升的地价,在中央政府慢慢收紧调控,以及房价高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下半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有机会回落,这对稳经济形势将有负面的影响。
加大扶持民企政策
在下半年,笔者估计内地经济稳增长仍需要靠投资发力,而在内房投资或继续呈现回落的趋势,以及民间投资短期难以企稳的背景下,可能仍须加大内地政府投资力度。而产能过剩、利润下滑、资金向公共部门聚集避险,将导致民间投资加速下滑。
此外,观察内地投资效率,参考中央政府披露的数据,尽管截至6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按年增长达11.8%,但狭义货币(M1)余额按年增速更创下纪录,达24.6%。M1和M2的增速背离暗示着大量的资金其实是「沉淀」在内地企业账户中,也反映内地企业对于未来投资预期并不乐观。随着下半年内房降温,居民加杠杆放缓,企业去产能加速,经济将更依赖基建和政府加杠杆。
在面对不同的挑战里,内地中国经济处于L形的探底之路,底部尚未出现。尽管笔者认为内地经济今年实现6.5%以上的GDP增长目标可达,但仍需要依赖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投资。此外,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应该继续加大针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包括减税、开拓新的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以及推进改革,以降低垄断性行业的门槛,带动民资的进入。(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