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改增减税效果明显 过渡期仍有烦恼

本报记者 陈雪辉 文/图 营改增是当前财税改革的重头戏。从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以往缴纳营业税的行业此后全部缴纳增值税。 截至目前,营改增已全面运行20天,对于执行部门的国税局来说,营改增是否进展顺利?对纳税人来说,税负是降低了还是增加了? 总体运行平稳 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步,全面实施营改增工作正平稳有序地运行。 据了解,营改增试点始于2011年,经过五年多的实践,自今年5月1日起全面落实,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我们正在为6月1日纳税人顺利申报,以及全年减税5000亿元并确保所有新增试点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开展一系列准备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我们准备5月下旬再开展三轮针对性强的纳税人培训。我们已从统计分类、核算办法、软件支撑等最基本点着手,组织开展能够具体对所有新增试点纳税人开展税负变化分析的操作准备工作。” 中国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市某区国税局办税大厅发现,业务大厅里摆放着营改增的宣传页,有专门的咨询台为办理业务的人员提供业务上的咨询服务,专门为营改增增设的窗口正紧张有序地办理着业务。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营改增36号文件发布之后,税务部门就开始筹建营改增临时营业厅,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进行票种核定等前期准备工作。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比起2012年的营改增试点,这次系统升级给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之前,因为系统不够完善,还需要进行手工填表等辅助工作。 “虽然工作量有所增加,任务加重,程序也更繁琐,但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还算充分,总体上还算运行顺利。”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建筑(601668,股吧)集团的一位财务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对于建筑业来说,甲供材、清包工都可以选择简易征收,异地项目税收服务政策平移,这些过渡性政策为完成营改增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同时表示,营改增政策明确之后,不论是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国税局还是施工项目所在地的国税局,都对他们进行了营改增的辅导,为营改增的顺利执行减少了不少麻烦。 整体税负降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营改增实施近1个月,酒店、餐饮、二手房交易税负总体降低。而对于工程项目公司来说,受访企业均表示变化不大。 “因为我们的供货商都是有资质的,能给我们提供增值税的专用发票。酒店的材料采购、设备采购、服务采购、不动产购置和租赁、办公支出等都可以获得进项抵扣,总体算来税负方面有所降低。”一家大型酒店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一名税务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根据营改增规定,对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业而言,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转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综合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但是其在购进原材料、设备等时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可以抵扣,整体税负并不会增加。” “从5%的营业税直接转换为3%的增值税,餐饮业小规模纳税人减税效果是最直接的。”上述税务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举例来说,营业税制情况下,在小饭店消费100元,需要缴纳5元的营业税。改缴增值税后,同样是消费100元,只需要缴纳2.91元[(100/1.03)×3%]的增值税。而这些变化,从发票上就可以看到,“金额”97.09元、“税额”2.91元和“价税合计”100元,这与原来只有一个总金额的餐饮发票有了不同。 营改增之后,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不论是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受访的多家企业均表示,税负有所减轻。但是对建筑业来说,受访企业表示变化并不明显。 上述中国建筑集团的财务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建筑业来说,原来缴纳的是营业税,税率是3%,分包可以差额抵扣。现在营改增后分得比较细致,建筑业销售适用的税率是11%,分包也是11%,而机械租赁有的适用17%的税率,有的是11%,另外牵涉到服务业税率又变成了6%。单从会计核算上来说比以往缴纳营业税更繁琐了些,而且从总体税负来看,跟原来没有太大变化。从目前的测算看,至少不会增。” 各有各的烦恼 虽然营改增正井然有序地进行,但在执行层面上,不论是税务工作人员,还是一般纳税人,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麻烦。 北京市某区国税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营改增之后,营业税的户从地税局转到了国税局,户多了,任务量就更重了。因为是刚开始执行,尽管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也对企业进行了宣传培训,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税务人员一一具体解决。 一家酒店的财务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因为营改增刚开始执行,我们对有关方面的规定不是很熟,许多问题把握不准,怕出了错会很麻烦,我们都会打电话到国税局询问,有时候一天要打好几个电话进行咨询。” 上述酒店财务人员表示,现在最麻烦是开发票要耽误挺长时间,而且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客人提供准确的开户行信息才能办理。协议客户基本都能理解并予以配合,但是有的散客不能理解,他们不理解的是以前不用提供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要提供,时常出现个别顾客跟酒店发生冲突的情况,不但会影响别的客人,也会影响酒店声誉。而且即使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续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提供的信息有误,需要二次修改,尤其是跨月的情况下,异地退票还要通过当地税务部门,“这个流程对我们来说很麻烦”。 确实,记者采访的酒店业财务人员均表示,营改增之后,操作起来要比之前缴纳营业税时多了许多步骤。他们表示,如果能够进行简易合并,会减少不少麻烦。 与酒店相比,建筑业的情况有所不同。一位房地产行业财务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对于他们来说,房子全部建完了,几乎卖到三分之二,突然执行营改增。这样的话抵扣几乎就没有,过渡期来看,税负是增加的。“要想享受营改增的好处就得等以后了”。 上述中国建筑集团财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许多项目在外地,有些项目位于偏远地区,营改增宣传存在盲点,一时开不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有的需要从北京邮递发票到施工所在地,如果中途丢失了再补开会非常麻烦。所以,他希望能使用电子票,简化中间程序。但从目前来看,电子发票的执行还需一段时间。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营改增全面推进过程中,税收征管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诸如多档税率如何简并、若干特定行业增值税税制如何完善等。(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