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未雨绸缪 应对营改增可能出现的问题

 营改增试点已经全面推开,试点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解决试点中有可能出现的个别企业税负增加、国税机关征管压力大、办税服务厅出现拥堵等问题。对此,税务机关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有效预案。当前可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做好数据采集和经济分析工作,以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税收分析是判断营改增试点成效的重要依据。受资本有机构成、经营模式以及创业阶段等影响,不可能保证每个企业税负都会降低,但降低行业税负完全能够做到。要做到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应该建立税收分析团队和工作制度,可以由各地税务机关协同财政部门,对新纳入营改增试点的行业,定期测算其税负变化并进行效应分析,做好典型案例的深度挖掘。对一个年度后税负确实增加的行业,应对相关企业进行补助。 
   
  强化征管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化协同治税。对试点行业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深化纳税信用信息利用,根据纳税人信用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推进国地税合作,地税机关在长期征收营业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掌握大量的企业信息和数据台账,国地税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定期开展信息交换。推进社会化协同治税,在原有协税护税点基础上实行税收网格化管理,按税源、人口、地理分布划分若干税收管理网格,就近承担户籍管理、综合治税等职能,同时加强信息管税,增强第三方信息分析利用,形成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税源共治格局。 
   
  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纳税人的办税体验。在一段时间内,国税局的办税服务厅可能出现拥堵,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措施是减少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税的事项,将互联网与税收工作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建立架在云端的电子税务局,积极拓展网上审批和网上办税,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所有涉税事项。 (中国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