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税区创业孵化平台半年吸引500多“创客”
本报讯 (修伟记者郑鸿)日前,大连海森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并入驻保税区创业孵化基地,成为该平台成立以来第548家孵化企业。创业者孙雪娜表示,之所以选择保税区创业孵化基地,关键是这里的贸易产业全体系孵化模式和“零成本”创业的创业环境。从去年9月成立至今,保税区创业孵化基地以实现月入驻企业近百家的规模发展,成为全市发展速度最快、入驻企业最多的创业孵化平台之一。
作为全市唯一综合性贸易企业孵化平台,保税区创业孵化基地担负的不仅仅是企业“孵化”功能,该基地负责人赵博告诉记者,当前创业孵化平台已经进入以“整合资源+大数据+全创业链服务+实战孵化”为代表的“3.0时代”。其中,资源整合和数据平台建设尤为重要。结合保税区加快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整体安排,保税区创业孵化基地分别搭建了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小宗商品电商平台。去年,该基地参股筹建成立大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今年交易额有望突破20亿元;与大连港(601880,股吧)合作的北方木材交易市场正积极推进。在保税区现有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的基础上,大宗商品交易有望在创业孵化平台上形成新发展空间。在小宗商品电商平台建设方面,保税区创业孵化基地分别搭建了众易电商平台,即将正式上线;与高校共建创益校园平台,利润将全部用于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和学生创业鼓励方面。正是在“创业孵化+”的思路下,被孵化企业进入平台后,就能在这个大的“朋友圈”里找到合作伙伴,实现贸易交易,从而成功创业。
为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零成本”创业环境,保税区管委会出台了《放宽企业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大众创业的实施办法》,在坚持“三证合一”、“并联审批”、“一口进出”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企业住所实行集中登记,取消对“一址一照”的限制性规定。众易空间推出工商税务手续代办、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管家式企业服务、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据透露,今年保税区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总数将达100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