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国税:构建“四位一体”机制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
浙江省国税局局长周广仁(右)就“营改增”试点工作做客《浙江在线》栏目。
这是栉风沐雨的五年。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税工作面临前有未有的挑战。严峻考验面前,浙江国税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
这是改革创新的五年。新兴经济业态层出不穷,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税收管理服务方式亟待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浙江国税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税收改革,推进管理创新,着力破解制约国税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
这是再创辉煌的五年。2014年,浙江国税组织收入4161.7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年均增长10.99%;办理出口退税1854.61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年均增长9.29%;“营改增”试点稳步推进,税收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重点税源风险管理取得重大突破,纳税人满意度保持全国领先,国税干部队伍实现总体平安。
这是一片从不缺乏改革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热土。30年前,浙江率先启动民营化、市场化改革,培育出了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第一个专业市场、第一个股份合作社……自2011年以来,在传统发展模式亟待转型的关键时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大国家战略”相继获批,浙江又一次站在了改革的潮头浪尖,科学发展的新优势正在这里孕育成型。
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上,浙江国税人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承继“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品格,围绕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的税收改革发展总目标,积极构建税务文化、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法制保障“四位一体”机制,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建设,坚持落实政策、实现科学发展,坚持依法行政、实现规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创新发展,坚持优化服务、实现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新跨越。
税务文化,春风化雨润心田
着力培育具有税收现代化特征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不断提高税收治理能力,实现多元共治的税收秩序、依法诚信的征纳关系、和谐美好的税收环境,为浙江国税率先实现税收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浙国税发〔2014〕211号)
“一些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从事单一工作的职业疲劳,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职业天花板’,干事创业缺乏激情。”浙江省国税局教育处负责同志介绍道,“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国税干部队伍这‘一池春水’搅动、激活,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从而增强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自2014年浙江省国税局下发《关于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场景,在对内产生导向、规范、凝聚、激励效果的同时,对社会公众也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形成了以科学精神引导人、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行为规范塑造人、以和谐环境培育人的浙江国税特色文化格局。
在税务文化建设中,浙江省国税局围绕“树立法治观、诚信观、责任观,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这一目标,从三个层面构建共同价值观:在税务工作人员个人层面,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明确基本道德规范;在税务机关组织层面,以规范、务实、廉洁、高效为重点,制定职业行为准则;在税收治理社会层面,以法治、公平、文明、和谐为重点,有效实现税收遵从。他们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共同发展,形成了广泛参与、多元并进的文化建设样本,激发了国税干部的工作热情和队伍活力,同时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以文化人,干部队伍的观念、理念、作风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规范执法、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有了新的动力,税务文化辐射效应正在不断放大。以湖州市国税局为例,该局作为浙江国税系统税务文化建设的先行者,通过提炼“湖州国税精神”、“湖州国税愿景”、基本价值理念,将税务文化建设与推进税收工作有机融合,连续多年举办“纳税人走进国税”活动,征纳双方换位体验增进理解,得到了广大纳税人对税务文化的广泛认同,更助其赢得了湖州市十大群众满意单位的荣誉。
绩效管理,战鼓声声催人进
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完善绩效管理的制度机制、方式方法,切实发挥绩效管理的‘指挥棒’和激励约束作用,对于推进浙江国税现代化建设不仅是现实需要,而且势在必行。
——周广仁局长在全省国税系统绩效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3月)
如何科学评价工作业绩、持续改进税收工作?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岗能匹配”,解决“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大马拉小车”人才浪费问题?如何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长期以来,浙江省国税局围绕这些问题积极探索,逐步构建起由综合绩效管理、纳税服务绩效管理和税收征管绩效管理等专项绩效管理、岗位个人绩效管理构成的“1+2+1”绩效管理体系,擂响了向税收治理现代化全面进军的铿锵战鼓。
“盯着前面的,顾着后面的;做好规定的,争取更好的。”丽水市国税局局长李纪灵看着电脑中的市局绩效排名深有感触地说,“以往工作目标考核注重的是结果,现在的绩效管理则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和动态考评,时刻绷紧绩效这根弦、时刻关注绩效排名和加扣分情况,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新常态。”在国家税务总局绩效管理框架下,浙江国税自行开发系统,搭建“绩效擂台”,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动态考评,形成了“一周一提醒、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分析”的模式,在自我诊断、自我评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指标设置下,在不断的评价、总结和“跳高”的过程中,各项工作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绩效管理不再仅仅只是约束被考核单位的“紧箍咒”,更成为激励各级国税机关争先进位的“助推器”。
在近几年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浙江省国税局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原因之一,就是通过构建纳税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推动了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该体系在明确界定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的基础上,设置包括服务品质、纳税人满意度、税法遵从度3大类、27个一级指标和5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应用纳税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引入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等外部评价主体,实现了对纳税服务绩效的科学考评。平湖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陈洁说:“以前,我们每天究竟做了多少工作,自己也不太清楚。系统上线后,各项服务工作都有了明确的标准,并与个人考核相挂钩,逐步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浙江省国税局利用纳税服务绩效评价数据,实时监测分析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规律,预判潜在的服务需求,主动应对工作量峰谷变化,研究制定服务优化措施,服务管理的人性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两大核心业务,在纳税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基本成型的同时,税收征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浙江省国税局围绕“提高税法遵从度、提高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降低征纳成本”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基础管理、数据管理、风险管理、税收征管保障等现代征管制度,加强涉税信息采集、管理和综合利用,合理设置征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应用征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基层国税机关征管能力和质量的基本评价。同时,设立“发展创新能力”指标,鼓励在数据管理、信息应用、风险管控等税收征管难题方面探索破解,为税收征管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如果说组织绩效管理是驱动各项税收工作的一个大齿轮,那么,个人绩效管理则是大齿轮周边无数个咬合紧密、为其提供动力的小齿轮。“只有个人绩效这个小齿轮有效转动起来,组织绩效的大齿轮才会随之转动。”杭州市余杭区国税局局长罗振勇说。2014年,浙江省国税局在原有基层单位岗位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对接总局个人绩效管理进行完善,形成了具有浙江国税特色的岗位个人绩效管理机制。通过将综合绩效管理任务全部分解到岗到人,建立正向激励、末位受责机制,实现了个人绩效、专项绩效与综合绩效的无缝对接,实现考而有用、奖罚分明,营造出个个奋勇争先、人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每天在干什么,干的多还是少,干的怎么样,都一目了然,肩头的压力不小,我们这些老税务也在想方设法地去充电,千方百计地去努力!”提起岗位个人绩效,温岭市国税局52岁的老朱满是感慨。
风险管理,踏平坎坷成大道
风险管理就是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风险应对和处理,把风险降至最低的科学方法和管理过程。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有效提升税收治理的管控能力。
——周广仁《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研究》(2014年)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患于未然是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近年来,浙江省国税局在防控税收风险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通过从内部构建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外部加强重点税源风险管理和出口退税风险管理,内外并举、双管齐下,消除了税收工作的内忧外患,开辟了向税收治理现代化全面进军的平安大道。
“我们基层干部管户多,事项繁琐,十分担心在操作时出错。这个系统会根据业务类型对可能存在的执法风险进行实时提示和预警,既有利于规范执法,又有利于保护我们税务干部。”平阳县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小张对基层单位执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赞誉有加。该系统以税收综合征管(CTAIS)、进出口税收管理和增值税防伪税控等系统运行数据为基础,从税收管理、申报征收、税务稽查、进出口税收、税收法制和反避税调查等6个方面设置410项执法风险点,对执法人员的业务操作过程实时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实现了由被动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向主动防控执法风险转变,从源头上和过程中减少税收执法过错。
杭州市萧山区国税局的小杨最近刚刚递交了婚假申请,就收到了廉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发来的《办理婚庆廉政风险提醒函》,提醒他办理婚庆时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同时还给出了防范廉政风险的建议,罗列了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面临的处罚。据了解,廉政风险提醒是浙江省国税局廉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之一,该系统设置了廉政教育平台,列明了各个岗位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风险清单,根据岗位类型和风险类别的不同,分别实施廉政风险提醒、警示和问责。其中,提醒分全员提醒、个性化提醒和指数提醒,警示按事项类别和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黄、橙、红三级警示亮灯,问责设置从批评教育到免职、降职8种组织处理。在绍兴市国税局,“你被亮灯了吗?”成了干部们见面打招呼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通过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现了反腐倡廉工作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的转变,确保了国税干部队伍的平安。
在防控内部风险的同时,浙江省国税局在加强企业涉税风险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在重点税源风险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挥省局数据和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开发重点税源管理信息系统,采取“省局统一分析、分类分级应对”模式,由省局每年两次应用系统中的风险过滤器,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等级排序,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生成风险应对任务和风险诊断书,由省、市、县局三级联动分别实施税务稽查、纳税评估和风险提示等应对措施。同时,通过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引导和帮助企业完善税收风险内控机制,把税收风险化解在企业内部和风险发生之前。“税务局提醒我们财务报表指标异常,耐心辅导我们自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规范了账务、强化了内控,消除了潜在的风险,对于我们这样的拟上市企业帮助非常大!”浙江俱进汽摩配件有限公司会计王晓丹表示。截至2015年7月,浙江省国税局已下发5批次共20228户次企业风险应对任务,累计查补税款25.62亿元,调减企业亏损22.07亿元,其中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查实率达81.38%。
作为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浙江出口退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防控出口退税风险对于国家税收安全和外贸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浙江省国税局正在构建的出口退税风险防控机制,从申报、审核、预警评估三个环节建立全程预警监控机制,实现了出口退税风险的层层过滤。落实出口退税分类管理,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实现了由人工“就单审单”到无纸化电子数据自动审核的转变。健全出口退税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出口企业征退税衔接,推进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形成出口退税风险防控合力。科学搭建出口退税风险防控指标体系,推广应用出口退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出口退税风险的快速识别和有效应对,有效遏制了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发生。
法制保障,立好规矩成方圆
认真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坚持用法律准绳衡量、规范、引导税收工作,坚持依法征税、依法管理、依法服务,使税收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法治化轨道顺利前行。
——周广仁局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是法治政府最基本的原则。浙江省国税局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把依法治税放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税收现代化和建设法治浙江的整体布局中去谋划,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管户多、税源散是浙江税源结构的总体特点,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征管难度大、成本高。2013年,在浙江省国税局、浙江省地税局共同推动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涉税信息传递与交换工作机制,实现政府相关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涉税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在自身职责范围内依法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并积极协助开展税收执法。目前,两局正在积极向省人大建议起草颁布《浙江省税收征管保障办法》,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税收征管协助义务,逐步构建税务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各种社会组织紧密协作、多元统一的现代化税收治理结构。
在税收征管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的同时,浙江省国税局规范执法、简政放权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清单管理、再造流程、后续管理和监督检查“四轮驱动”,加强取消项目的后续管理,确保取消和下放的税务行政审批事项消得掉、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配合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推行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共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奖励和其他行政权力等10大类、120项税收执法权力,责任清单由部门主要职责、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公共服务事项3部分、78项责任事项组成,囊括了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所有的税收执法权力事项和责任事项,做到了清单内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真正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统筹规范进户执法,做到各部门共同进户、统一实施、结果共享,切实解决了重复进户、多头检查问题。此外,根据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纳税人、利益诉求多元、易引发税收征管矛盾等情况,推行税务柔性执法,推动税收执法由合法行政向合法与合理行政相结合转变。
海纳百川千帆竞,风劲正是扬帆时。“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将税收工作融入改革发展、创业创新的大潮中,加快推进浙江国税现代化建设,努力推动浙江国税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浙江省国税局局长周广仁的话掷地有声。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浙江国税人正以齐整的步伐,向着税收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奋力前行。(中国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