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税改革真要来了么
在税制改革的大潮里,个税明显落后了。
近一段时间,财政部屡次公开提及“研究个税改革方案”,这是否释放了个税改革提速的信号引发各方关注。
财政部9月8日晚间发布 《财政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下一步财政政策措施建议,其中包括加快税制改革,并再次提出研究出台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即便是只字片语,针对个税还只限于“研究”阶段,却是近些年来在官方文件中少有提及的。
我国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过三次调整, 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在此之后已整整四年未再进行调整。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一轮改革启动,财税改革总方案规定了税制改革的六项任务,其中包括争论多年的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直接税。
按照时间表,2016年要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值得注意的是,《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2月已在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截止。从目前的进展看来,个人所得税并没有卡住三中全会的时间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0多年前,个税起征点大约为社会月平均工资的13.3倍,而现在虽然起征点的绝对值提高了,但相较过去比例衡量反而是下降了,相当于说覆盖的人群更广泛了。所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呼吁工薪阶层年收入10 万元以下不要交税,让大家去消费,去拉动内需,看似极端却不无道理。近年来社会上关于个税沦落为“工薪税”,“见鹅就拔毛”的争议屡见不鲜。
拿出一份可兼顾各方的方案越来越难。肩负二次分配重任的个税改革必须要破解两个层次的问题,首先能不能提高起征点,提高多少?然后就是怎么征,按个人征还是按家庭征,按什么税率来征?
改革遇到了新难题。财政要增加公共福利支出的同时,还要应对减税减负的现实。除此之外,还须有效控制公共部门债务。三者并行,钱从哪里来,很难撇开直接税一方,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攻坚之路异常陡峭。
“正当其时”,对于在这个时期提出研究个税改革方案,也有另一种解读。研究个税改革方案与改革的整体部署相匹配,很多改革联动都需要个税改革作为支撑,比如更为宏观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口子不开,都难打开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的个税制度一直局限于分类计征,这种模式虽然操作简便,但却使一些收入来源广的高收入者可以通过“分散化”来避税,最终形成目前高收入者税负相对较轻、低收入者税负相对较重的不合理现象。
没有实现综合计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在于我国税收征管体制主要基于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的征收,而作为一个典型的直接税,个税的综合计征需要个人信息平台的建设、配套的法律制度支撑,投入成本较高,涉及的相关改革也较多。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停留在纸上的改革永远不是真改革。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