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培根:要从依赖创新向驱动创新转变
2015年9月10日“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此次会议上指出,创新能力的建设中,要从依赖创新向驱动创新转变。
李培根表示,“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创新能力的建设中,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转变就是我们要从依赖创新到驱动创新的转变,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这个创新的重要性,企业要依赖创新,但是我觉得这还不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层次是什么?驱动创新,就是企业怎么从它的实际生产中,从它未来的规划中,能够凝练出一些重要、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去驱动不仅是(企业)自己,而且是驱动研究机构、大学等等,大家一起来创新。企业要投入,我们企业现在(创新)投入方面是太少,而且中国最近这些年,国家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支持,我们很多企业更多地指望从政府那里拿钱做研发,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思想,我们要转变成驱动创新。”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李培根:简单地讲,一句话我觉得是它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可以使中国的制造企业快速地进化,我觉得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进化,一定会被淘汰。我想中国制造2025已经像德国工业4.0,这样一个滚滚大潮,迫使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要快速进化,这个进化会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一个层面就是产品的进化,比如说智能技术怎么应用到产品中去?中国的企业会越来越重视。
另外一个,就体现在过程中,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包括设计过程、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甚至包括企业的管理过程,比如说供应、销售这中间的过程。
第三个层面,我认为它是会带来企业在商业模式的一些进化、改变,现在我们中国讲得很热门的,比如说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很好的例子,已经有企业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在改变,我认为
这是会在今后的若干年,会有明显的变化。
对于咱们国家来讲,我觉得今后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怎么去加强我们的创新能力的建设,这非常重要。当然,创新能力的建设,这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我们企业,还有包括研究机构
、大学等等,大家共同去努力。我觉得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我不全面地谈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创新能力的建设中,我们有一点,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转变就是什么?我们要从依赖创
新到驱动创新的转变,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这个创新的重要性,不知道大家对创新都不理解,这还不至于,已经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企业要依赖创新,但是我觉得这还不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层次是什么?驱动创新,就是我们企业怎么从它的实际生产中,从它未来的规划中,我们能够凝练出一些重要、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去驱动不仅是自己,而且是驱动研
究机构、大学等等,大家一起来创新,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创新是什么?就是企业要投入,我们企业现在投入方面是太少了,而且中国最近这些年,国家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支持,我们很多企业更多地指望从政府那里拿钱做研发,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思想,我们要转变成驱动创新,我认为这是我们很多企业家今后应该要逐步有的意识。
其他的方面,我认为未来我们国家有一些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当然我们现在讲智能制造,我想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智能化,假如按照德国工业4.0讲的话,实际上中国目前处于工业2.0、3.0的阶段,所以我们要同时把2.0和3.0的事情做好,有可能我们尽量向4.0迈进,所以有很多事情不能盲目地追求。
另一个我觉得要注意的是什么?中国的企业家们,我们要有进一步的开放的思想,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咱们国家还是一个问题,首先开放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企业放到全球的视野中间去看,以前我们很多企业,假如说佛山的企业,我们只放到佛山的范围来看,我能够赚到钱,日子可过就行了,当然现在的话,我们的视野会开拓,我们会放到中国的视野里头,但是未来一定要放在全球的视野中去。
在今后智能制造,以及包括互联网+,甚至未来大数据等等,这些东西,我们的企业怎么准备好?进一步地开放?我们需要利用别人的很多资源,同时我们自己的东西也要向别人开放,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另外一个,我认为我们中国的企业,我们做产品、做企业,要能够有更精细一点的内容,我是得到一个什么启发?我看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类似德国的工业4.0,美国人很强调,他说我们在每个地方就改善一点点,就百分之一,比如说我们的奶、燃油消耗减少百分之一,但是我们中国人对这百分之一不太关注,实际上我们做事情要尽可能地改善质量,做得哪怕好一点点,我们在讲绿色也是这样的,有些东西我们消耗只要改善一点点,我们都有这个意识的话,这对整个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需要企业家注意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企业要专注,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就看到一个讲法,就是说德国有一批所谓的隐性冠军,德国有像西门子、大众等世界著名的大企业,但是,真正使德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70%的是德国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就是在某一点可能做得最好,我们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们,我们还缺少这种思维,就好像我什么都想做,我生怕钱被别人赚,这是一个问题。
我最近到德国,我参观一个企业,他们做MOCAD,那是在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它基本上没有自己生产的基地,甚至连装配都请别人做,但是他就是掌握自己的核心,一点点核心技术,所以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以后也要学德国的隐性冠军的概念。(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