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迈“第三方信息”管税,真灵
眼下,地税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受经济运行趋势影响,未来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压力大。与此同时,现在收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财富和收入逐渐分散到居民个人,分散到土地房产各个环节。传统意义的“小税种”正逐渐成为地方税收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正是税源的分散化、企业经营形式的多样化、纳税人数量的成倍增长,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发展需求。正是如此,澄迈地税利用第三方信息强化“小税种”税收征管工作。
单笔个税6315万刷记录
近日,海南生态软件园园区某信息技术公司申报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6315万元,刷出了澄迈地税局单笔申报个人所得税最高记录。该公司2015年已累计缴纳个人所得税10106万元,占截至4月20日澄迈地税局2015年税收收入的14%。
海南生态软件园作为海南“一岛一区两园”省级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腾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中软等362家高新企业落户园区。
针对这类型企业特点,澄迈地税有方向有目标的求知纳税人,不仅为纳税人提供了特色的涉税服务,也便于税务部门掌握征管特性,增强税收工作主动性。不久前,澄迈地税局得知,海南某信息公司申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中的3600万元是由特殊奖金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申报,其余2715万元主要是由公司核心员工股票期权行权产生的,属于国内一些大型上市企业奖励员工的常见分配方法。澄迈地税局借鉴同类型公司的经验,以此为例核实其他高新技术类型企业的个税申报缴纳是否符合行业收入分配规则,倒推纳税人个税申报缴纳是否如实。
眼下,澄迈大型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申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超越了传统的石油、电力、烟草、银行等高收入行业,成为现阶段和后续时期内的澄迈地税局管辖区域内的个人所得税主力税源,澄迈地税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所得税也成为营业税等主要税种外的重要补充税源。截至目前,澄迈地税局今年共征收个人所得税153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1713万元,增长320.7%。
土地使用税入库1.25亿元
今年1-5月份,澄迈地区土地使用税征收入库1.25亿元,同比增收6819万元,增长120.1%。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如何破解税收征管难题?
澄迈地税利用从国土部门、发改部门等第三方获取的土地信息,安排各税源管理分局详细比对涉税数据,对涉及潜在税源的企业和个人及时进行催报催缴,明确告知涉税责任,依法组织税收收入。通过比对土地使用信息征收海南第一物流有限公司2004年1月至今的土地使用税及滞纳金851万元。
目前,澄迈地税对土地使用税的比对排查主要集中在用地规模超过3亩的企业及个人范围内。下一步,澄迈地税局一方面将继续跟踪现阶段涉税信息的核查及落实,另一方面将合理拓宽比对范围,通过应用城建、房管等第三方数据对更多的用地对象进行涉税排查,以确保涉及税款应收尽收。
税收征管借力“第三方”
对如何抓好小税种,如何推进信息管税,如何保持税收可持续增长?澄迈地税以采集第三方信息为突破口,从侧面采集信息和进行比对,可以更准确掌握纳税人生产情况和涉税数据。
澄迈地税局发现,纳税人可以在申报纳税环节进行虚假申报和缴纳税款,但在涉及生产经营的个别关键环节,完全可以准确体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例如,通过国税征收系统可以准确掌握搅拌站的开票金额,可以反推纳税人使用的砂石资源使用情况;通过公安治安管理部门的登记信息,可以准确掌握采石场纳税人的雷管炸药使用情况,以不同采石场的用药数量比对其采石方数,并合理测算其生产规模;通过电力部门可以掌握纳税人的用电情况,以此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的规模。
借用国税、电力、公安等第三方的信息,澄迈地税通过对掌握的纳税人销售数据、用电情况、雷管炸药使用情况、同行业同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数据等涉税信息分析和比对,变更仅依靠正面突破的征管方式,拓宽为侧面掌握详情,正面开展征管,以不走寻常路的征管方式强化了资源税税收管理。2015年1-5月,该局共征收资源税2247万元。剔除福山油田因同期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导致缴纳资源税减少等不可比因素,实际通过加强征管,征收其他资源税款244万元,同比增收165万元,增长208.9%。(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