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房产税进度或推迟 贾康:财税改革时间表面临重大考验

[摘要]“当前的经济形势,房地产税有点生不逢时。……房地产税在2017年正式推出的可能性罩上了一层雾气”。5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71期“经济每月谈”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对于有关房产税问题作出了这样的表态。

“当前的经济形势,房地产税有点生不逢时。……房地产税在2017年正式推出的可能性罩上了一层雾气”。5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71期“经济每月谈”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对于有关房产税问题作出了这样的表态。

当天,同时参加论坛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也回应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未提“房产税”的问题。

澎湃新闻5月18日报道,在刚刚举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会议上,房产税并未列入今年的改革目标,使得公众对于这一税种的推进进度产生了疑问。

贾康称,(有关房产税)今年两会上总理报告里确实没有提这个事,但是预算报告里讲到了要配合立法。“我理解现在在调控方面特别关注房地产的调整和整个经济运行态势的关联,在短期的考虑上没有把它列在工作的日程上,但是没有改变在过去多年的改革文件,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及财税配套改革方案政治局审批里面已经形成的房地产税改革的基本指导意见。”

此前贾康在公开场合曾多次表示,房产税将在2016年完成立法,并于2017年正式推出。

贾康称,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样一个指导方针,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这是一个策略性的掌握。一旦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分化见了眉目,我觉得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就差不多见眉目,后面改革的安排还会按原有逻辑展开。

如果总是这样拖泥带水,政治局审批财税配套改革方案所提出的时间表的要求会面临重大的考验,改革进度的不匹配的问题。

贾康称,按照时间表,重点、基本的事项2016年能做出来。现在三中全会说的加快房地产税率并实施体制改革连接的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逐渐提高直接税比重。由于个人所得税没有时间表,唯一在直接税方面看得出来有抓手、有要求的就这一件事(房产税),显然是重点和基本的事情之一,这当然也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论坛上,高培勇则直接对房产税的出台进度表示担忧。高培勇称,在过去一年半时间当中,涉及到间接税的改革进展相对是比较顺利的,去年通过营改增而实现的间接税的减少是1918个亿,如果照这样一个进程继续推进,到今年年末,如果营改增在年内全国范围内所有行业全面推进的计划不做调整,减税的规模将会达到4000—5000亿。但是直接税的改革进程并不顺利,“到目前为止,房地产税在2017年正式推出的可能性罩上了一层雾气,能不能在2017年正式推出,大家心中有数。另外一个重要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综合制改革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在哪一个时点上正式亮相我们也需要观察。”

高培勇表示,房产税究竟会不会延迟,是属于决策问题。

他直接指出,当前的经济形势,房地产税有点生不逢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经济下行的条件下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房地产业本身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一般的产业,是举足轻重的产业,它的发展变化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所以这是要考虑的。二是财政收入的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的稳定格局。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都使房地产税如期推进增加了障碍性的因素。


 

相关阅读 怕征收房产税 96%市县不动产登记卡壳 华夏时报 

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月余之际,国土部再次出手督促不动产登记落地。

日前,国土部发布消息称,已联合中央编办下发《关于地方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保年内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人员业务划转,工作流程再造,技术管理的衔接。

记者调查发现,与省级快速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不同,市县启动不动产登记严重滞后,设立不动产局的更是屈指可数。国土部不动产登记局局长王广华近日也坦言,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严重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最大难题。

“各市县不愿积极配合不动产登记,是因为害怕征收房产税。”5月12日,上海城市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而《意见》的出台,则旨在督促市县级不动产登记整合工作严重滞后的局面。

96%县市未动

国土部此前曾发文表示“要在年内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而如今,眼看时间过半,但任务完成进度却并不理想。为此,国土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文件作出新一轮部署,督促各地不动产登记尽快落地。

“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是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组织保障,必须加快推进。”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实际上,自2013年11月国务院部署由国土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后,缓行7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便步入快车道。随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间表、法律依据、组织机构等陆续出台,而国家不动产登记局也在去年5月挂牌成立。

今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当日首批不动产权证书发放。目前,《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即将完成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将尽快颁布实施。

但相对国家层面,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却严重滞后。王广华近日透露,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300多个地市州盟、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只有50个地市、101个县完成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占比分别不到16%和4%。“即便已经完成职责整合的市县,大多数也尚未将相应的登记机构进行整合。”王广华说。

广东省近日表态将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两级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设置。但目前像广东一样,能够明确给出市县两级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时间表的地方却并不多。

由此可见,当前不动产登记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大部分市县“还没动”。就如何统筹不动产登记相关资源,王广华公开回应称,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相关部门应划转相应的不动产登记人员、编制、设备和相关经费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在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做好职责划分、人员编制划转等工作,将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统一到一个部门,严禁随意拆分。”王广华强调。

5月12日,国土部地籍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咨询时也强调,不动产实行属地登记,市县两级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键。“市县级的机构整合不到位,不动产统一登记就无法具体实施。”该负责人称,出台上述《意见》就在于督促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意见》规定,各地将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

地方怕征收房产税

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很少有提前谋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过年期间,我到政府部门咨询何时开始开展不动产登记时,得到的回复是‘还不知道’。”四川某市一位农民工向记者反映他所在的县至今还没开始做不动产登记。

对此,顾海波分析认为,不动产登记使人联想到房产税,由于房产税是房价稳定器,对于高房价和投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遭到以地生财的各级政府的抵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是不动产登记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真正的房产税是有利于经济转型、摆脱经济危机的,因此搞不动产登记还要看中央的决心和诚意。”顾海波说。

据记者了解,按照国土部的部署,未来包括土地、房屋、林地、海域、水域、滩涂养殖权等登记发证,将全部一次性整合到位,但利益博弈复杂的不动产登记在执行中的阻力相当大。

“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不统一会带来很多问题。”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说,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必然涉及相关部门权力的重新划分,如何平衡是需要时间的。“最大的问题是利益。”曾参与不动产法规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之前与不动产登记工作相关的职能散落于十多个部门,而设立不动产局,就是要整合这些职能。

从2007年不动产登记在《物权法》首次亮相至今,不动产统一登记因政出多门进展缓慢。“当前推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主要是整合共享。”长期关注不动产的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玉忠表示,眼下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地方财政举步维艰,而刺激效果又不理想,加速不动产登记也因此被外界赋予了更多的想象。

“不动产登记的最大挤出效应,是开征房产税加快。”顾海波说。但国土部一位不具姓名的官员接受记者咨询时认为,实施不动产登记与开征房产税有联系,但决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房产税或房地产税的出台还需要一个过程。”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一旦实施,将促进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建设,为房产税征收创造条件。“不动产登记对房产税推动作用显然被夸大。”谢逸枫说,除房产税外,不动产的挤出效应还表现为能否抑制高房价、抛房潮等。

因此,“在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推进中,地方将扮演重要角色。”一位主管国土的某市副市长向记者坦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具体工作在地方,市县一级是重点。(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