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税“老赖” 限制高消费
法制晚报讯 (记者 蒲长廷)北京市地税局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对30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采取了阻止出境措施,直至这些企业依法缴纳全部税款、滞纳金。此外,违法纳税人将被处以阻止出境、限制高消费、限制担任相关职务、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等惩处措施,真正使违法纳税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今天上午,市地税局召开稽查新闻发布会,通报首批30家欠税企业。截至3月底,本市已对首批30家欠税企业法定代表人采取了阻止出境措施。
这30家企业中,房地产公司就有9个,占30%。其中,北京元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涉及工程建设公司有6家。此外,房山良乡汽车场、北京龙之乡客运车场也“榜上有名”。
2014年,本市首次对2户欠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采取了阻止出境手续。
市地税局已和相关部门达成一致,在这些企业依法结清全部税款、滞纳金前,会在全国口岸范围内限制这些法定代表人出境。当这些企业清欠后,地税部门也会及时撤销其出境限制。
除了对欠税“老赖”强制阻止出境外,2014年年底,市地税局还将欠缴税款的315户企业信息在媒体上予以了通告,并向征信机构通报有关违法信息,计入当事人的信用档案。“目前已经有2家主动联系提出补缴相关款项约50万元。”
数据显示,2014年,市地税局继续严厉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共查处发票违法企业2793户,查处违法发票38163份,涉及金额25亿元;查补税款、加收滞纳金共计7.8亿元,对违法行为罚款6644.6万元。
展望
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地税官网将定期曝光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地税局了解到,今后市地税局官网将定期对查处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进行信息公布,并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等20个部门,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
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违法纳税人将被处以阻止出境、限制高消费、限制担任相关职务、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等惩处措施,真正使违法纳税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今年,北京市地税局将对发票违法问题高发频发的金融保险、房地产、药品与医疗器械、餐饮娱乐和中介机构等行业开展发票全面检查。检查重点是企业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开具发票、开具假发票或虚开发票等行为。 (中国纳税服务中心网)